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ID:9507262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_第1页
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_第2页
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脑积水属于动脉瘤性蛛X膜下腔出血后的一种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易造成病人认知功能缺失及神经功能受损,对病人预后有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降低脑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本组研究以本院2012年全年内科收治并确诊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50例病人为探讨的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分组形式将50例病人分成西药组、中药组,各25例。前者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给予病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通腑泄热法,分析对比两组病人出现脑积水的情况。结果显示采取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显著降低了脑积水的发生率。    

2、现做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病人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均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岁。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剧烈、呕吐、恶心、神经功能缺失、存在程度不一的意识障碍。发病至住院的时间均在2~4h之内。全部病人均伴有高血压史。入院时均经头颅CT明确诊断。本组病例均排除中风后出汗、小便失禁以及瘫痪者。    1.2治疗方法    50例病人均通过头颅CT诊断,并按照Graeb评分的相关标准展开评分,分值共分成3级。    ①Ⅰ级:分值在1~4分之间。②Ⅱ级:分值在5~9分之间。③

3、Ⅲ级:分值在10~12分之间。全部病人经随机抽签分组形式分成西药组、中药组,各25例。西药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给予病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通腑泄热方剂,方剂处方为:大黄5g,石菖蒲10g,钩藤5g,甘遂5g,红参15g,牡丹皮10g,水蛭5g,三七10g,天竺黄10g,丹参5g。每日煎煮1剂,分3次口服,每次40ml。共用药3周,1周为一个疗程。3周后全部病人均进行头颅CT复检有无脑积水,并做疗效对比。   1.2评分方法    总分=部位分+部位最高分。部位分:每一部位为1分(两个侧脑室只算一个部位,中脑导水管与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4、在CT上有肉眼下积血时各计一个部位)。部位最高分取两个侧脑室积分相加之和与第三、四脑室三者中各自积分的最高者。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研究所得所有数据都用SPSS16.0软件做统计分析处理,用X2检验有关计数资料,用P<0.05代表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以Graeb评分的相关标准为根据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在Ⅰ级、Ⅲ级,中药组无一例出现脑积水,占0%。西药组有2例出现脑积水,占8%。比较两组脑积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Ⅱ级,中药组出现1例脑积水,占4%。西药组出现10例脑积水,占40%,比较两组脑积水

5、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在中医学上,脑出血属中风范畴,目前将其归于出血中风。以往中医学者将中风的发病原因主要从风、痰、虚火以及瘀等来辨证。但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经验而言,排除脱证之外,脑出血病人常见的症状主要有头疼头昏、口干苦臭、气粗、便秘以及烦躁焦虑,更甚的表现为面赤身热、舌质多红以及脉弦滑等,这些均是痰热腑实的相关症状,再加上伴有瘀血阻滞,所以容易出现偏瘫或者麻木、口角歪斜症状。现代研究普遍认为出血中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在阳明腑实,阳明腑实为促进出血中风发生转归的一个关键所在。    往往90%以上的脑

6、出血病人均有热结便秘,急性情况下治其标,热则需清之,而实则需泄之,以确保六腑通顺为主,以通腑泄热为最佳。采取通腑泄热法治疗脑出血,可以促进病人脑组织快速新陈代谢,进而有效降低病人的颅内压,使气血逆乱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得以有效缓解风、痰、虚火以及瘀等症。阳明腑实,由于阳热耗伤津液,导致肠道津亏以及大便干结难排,进而致使腑气不通,阻滞中焦,进而郁而化热,和肝风、痰火相冲,干扰清窍,最后使元神受伤。再加上浊气淤积以及清气难升,致使清窍失养。所以,中医对急性期的脑出血治疗重在通腑泄热,只有热消才可顺利清窍,腑通才可顺利排掉浊气。    脑积水被中医视做出血

7、中风的主要变证之一。    离经之血为瘀,血瘀水停,则水饮淤积,进而蒙蔽清窍,导致发生脑积水。由此看来,预防脑积水的根本方法是治疗脑出血,只有化瘀逐水,才可以使水饮得泄。    在本研究中,通腑泄热处方主要是以大黄为主,甘遂、水蛭、丹参以及三七主要起到化瘀逐水之效,再加上钩藤和牡丹皮,起到清热熄风之效,而天竺黄以及石菖蒲则起到化痰开窍作用,同时辅以红参反佐来进一步固护正气。在整个方剂中,关键在于通腑泄热,同时兼顾化瘀逐水、化痰开窍以及泄热熄风、固护正气,均是以出血中风的根本病机为根据有针对性地施治,以预防水饮淤积于脑内。结合病理和生理来看,出血后脑积

8、水主要由于脑室系统内的凝血块或者是基底部脑穹窿面的闭塞性蛛X膜炎阻塞脑脊液回流导致。除此之外,血肿本身和其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