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政治的自由主义——从胡适的宪政思想反省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失败

反政治的自由主义——从胡适的宪政思想反省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失败

ID:9512849

大小:79.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5-02

反政治的自由主义——从胡适的宪政思想反省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失败_第1页
反政治的自由主义——从胡适的宪政思想反省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失败_第2页
反政治的自由主义——从胡适的宪政思想反省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失败_第3页
反政治的自由主义——从胡适的宪政思想反省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失败_第4页
反政治的自由主义——从胡适的宪政思想反省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失败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政治的自由主义——从胡适的宪政思想反省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失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反政治的自由主义——从胡适的宪政思想反省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失败本文的主旨,在於反省民国时代自由主义在宪政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从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继而建立中华民国,到一九四九年中华民国政府撤出中国大陆,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一方面,政治风云激荡变幻,内外战争连绵不断,民国本身的法统甚至因为袁世凯称帝而一度中断;但是,另一方面,建立宪政民主政治制度的努力却也不绝如缕,持续浮现。可以说,中国近代史上虽然没有成功的宪政,但是却有著涵盖从社会民主主义到保守主义的广阔思想光谱的丰富多样的宪政观念。特别是一般认为与宪政思想和宪政政治

2、密切相关的自由主义,在这期间不仅展现了对於思想界推动宪政之努力的引领脚色,而且确实提出了明确的宪政主张并多方试图将之贯彻到政治实践之中。这就是说,无论中国具有怎样特殊的国情,在这里与在其他国度一样,从概念到实践,自由主义都是宪政的主要推动者。自由主义的宪政主张,无疑具有特殊的价值:这不仅因为宪政主义与自由主义具有深刻的、不可分割的理论关联,也因为自由主义者在民国宪政建设的努力之中自始至终做出了不懈的、重大的努力。    那麽,究竟中国自由主义在这一时代提出了什麽样的宪政主张?这些宪政主张的思想特点是什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

3、下,这样的宪政主张,为什麽没有能够成功地主导政治实践,从而在中国达成哪怕比较初级的宪政主义政治?处於今天的历史方位,从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角度反省,著眼於宪政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我们可能从中得到什麽样的教训和??发?    就概念层面而言,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不过,就方法的和历史的层面而言,本文并不准备这样概括地研究上述问题,不打算涵盖这三十多年当中多种多样的自由主义有关宪政的论??和努力,而是仅仅选取胡适这样一个对於中国自由主义有象徵意义并在民国宪政建设过程中做出了持续努力的代表人物,试图就其对待宪政问题的态度和主张在

4、这一期间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历史的和政治的反省。我们知道,在中国民国年代的自由主义的宪政思潮与运动之中,胡适无疑是领袖群伦的代表人物。就理论层面而言,今人多同意: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最具诠释力的发言人’;‘胡适对宪政问题的体悟和探寻比其他人都深刻,提供的宪政价值和容量比其他人更多更完整。’而就实践层面来看,虽然胡适一再强调知识的作用,也不时慨叹书生的无用,但他却并非单纯坐而论道的纯粹书斋型学者,同时也是当年宪政运动的风云人物,致力於在社会政治实践中落实自己的自由主义宪政理念。换句话说,本文将胡适的主张作为当时自由主义的宪政

5、思想的代表,进行分析和批评。    在这种分析和批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自由主义的宪政思想具有某种可以称之为‘反政治’的特点,而这种特点,不仅表明了中国自由主义对於真正自由主义原则的理解具有极大的误区,从而无法在思想上贯彻自由原则;也显示了中国自由主义在政治上的致命弱点,从而帮助解释为什麽自由主义在中国不能够成功地推动宪政政治的建立。以下,本文分三个部分展开上述分析和论述。首先,我们将分析胡适所主张的‘造因’工程中的政治观念,发掘他对於人性和政治的看法,看看中国当时的自由主义是怎样仅仅停留在‘非政治’的空想层面;然後,

6、则进而探讨胡适‘好人政府’的主张是如何在有所发展的情况下,与上述观念有密切的联系,甚至违背了自由主义宪政思想的基本原则,走入政治‘道德化’的歧途。在第三部分,我们将重点研究,与经典的自由主义宪政思想相比较,胡适的宪政观念中缺少了什麽。简单地说,这里缺少对於普遍化的个体利益的重视,从而使得胡适所强调的‘理性’成为苍白的概念,也使得胡适的宪政主张基本忽略现实政治力量的互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总结全文,从胡适宪政主张的特点反省中国自由主义宪政观的缺陷及民国年代宪政实践失败的原因。    一.人性与政治:乌托邦自由主义与宪政空

7、想    我们知道,胡适返国之初,曾有所谓‘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的名言。这当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胡适对政治不感兴趣或者排斥政治,因为我们也知道,胡适自认是‘一个注意政治的人’,并在留美求学期间就已经形成了‘关心政治是知识分子的责任’的观念。所谓‘不谈政治’,事实上,正是那时的胡适所具有的政治观的一种表现。    这种政治观的根本特点,就是强调政治的‘思想文化基础’,并进一步认为中国固有的文明必需得到‘系统的严肃批判和改造’。这用胡适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要想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所以,我们看

8、到,胡适投入了他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运动。并且,与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所有知识分子一样,胡适也强调所谓‘改造国民性’,强调‘树人’,强调‘教育’。胡适写道,要救国,‘不如打定主意,从根本下手,为祖国造不能亡之因’;而‘今日造因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赖教育’。胡适看到:‘在名义上的共和下,八年痛苦的失败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