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ID:9525972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2

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研究_第1页
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研究_第2页
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研究_第3页
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研究_第4页
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0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归纳证候。结果患者的年龄、职业、病程、诱因、饮食与功能性便秘的证候分布均相关,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归纳出证候与诊断标准一致。结论功能性便秘证候分为热秘证、气秘证、虚秘证、冷秘证,各证候中以实证、热证为多。【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聚类分析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distributionofTCMsyndromesinpatientsmariz

2、edtosyndromesofFCbyclusteranalysis.ResultsThereesofFCandpatient’sage,joboccupation,courseofdisease,incentivesandpatient’seatinghabits.ThedistributionofsyndromesanalyzedbyclusteranalysisesofFCaredividedintoheatconstipation,qiconstipation,deficiencyconstipationandco

3、ldconstipation.Amongthesesyndromes,thenumberofexcessconstipationpatientsespeciallyheatconstipationismorethanthenumberofothers.Keyes;clusteranalysis便秘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症状,其中结肠、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即为功能性便秘(FC),临床上把它视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又称为习惯性便秘、特发性便秘、单纯性便秘[1]。人口统计学显示,便秘症状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超过27%[2]。便秘人群

4、以女性多见这已成共识[3]。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与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等发生相关[4]。为探讨功能性便秘的证候特点,笔者对105例FC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7年5月-2008年11月,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患者,符合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5]、西医诊断标准[6]的FC患者,共计105例。其中男性18例,平均年龄46.78岁;女性87例,平均年龄41.67岁。

5、  1.1.1中医辨证标准  ①热秘证: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间隔时间延长,甚则肛裂便血,口苦口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②气秘证:排便费力,便后便意未尽,或艰涩不畅,胸胁痞满,腹中胀痛,嗳气频作,苔白,脉弦,病情与情绪密切相关。③虚秘证:排便困难,便质不一定干结,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短,舌淡,苔薄,脉细无力。④冷秘证:排便努挣不下,大便并不干结,神疲气短,面色白,身寒肢冷,小腹怕冷,小便清长,舌胖而淡,脉沉细迟。  1.1.2纳入标准  ①符合FC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②2周内未服用与本病相关的治疗

6、药物。  1.1.3排除标准  ①合并肿瘤、炎症或其他机械等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②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就诊前2周内曾服用治疗本病的相关药物。  1.2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筛选病例,填写临床研究表格。表格的设置根据中医及症状诊断标准,并由标准中所有症状、体征及舌象、脉象组成。将收集病例的症状(包括体征)进行赋值量化,症状按程度-~+++分别记0~3分,舌象、脉象有者为1,无者为0。然后将数据输入数据库系统,统计中医症状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将中医临床证候(症状)按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

7、归纳。观察结束后,将表格内容与所观察到的中医证候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证候与症状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并应用clusteranalysis方法归纳证候。  2结果  2.1证候分布结果105例FC患者中,热秘证52例,占49.52%;气秘证27例,占25.71%;虚秘证23例,占21.90%;冷秘证3例,占2.86%。  2.2人口学及相关因素分析  2.2.1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  年龄分布以青年组(18~35岁)所占比例最大,43例(40.95

8、%);中年组(36~55岁)次之,35例(33.33%);老年组(56~70岁)所占比例最小,27例(25.71%)。性别与年龄的关系经卡方检验,P=0.6734(P>0.05),说明不同性别在各年龄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  2.2.2职业分布情况  职员最多,共38例(36.19%),退休26例(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