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

关于的《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

ID:9526343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的《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_第1页
关于的《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_第2页
关于的《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_第3页
关于的《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_第4页
关于的《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的《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的《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老子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世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但是对《老子》的哲学却存在不同的评价,有认为它的哲学思想是一本宣传消极避世哲学如“小国寡民,不敢为天下先”宣传唯心主义阴谋权术等。但《老子》被世界上大多数人推崇并流传两千多年是它本身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朴素的辩证唯物哲学思想,这又是被大多数人公认的。因而对《老子》进行再认识作出客观摘要:《老子》哲学思想的客观合理性,表现

2、在“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表达了老子对“道”的敬仰和尊崇,无论是做人、做事、治国都要“道法自然”,从而达到自然“无为”的和谐适度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而“无为”的目的则是“无不为”的积极的做人、做事、治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老子哲学;“道”为核心;“无为”境界  :A  :1674-1145(2009)20-0115-03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名作品,包含了很严密、完满的哲学思想。《老子》是中国第一个自觉运用哲学思维来观察、研究、解决实际理由的典范。它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极为

3、深刻的影响。但是对《老子》的哲学却存在不同的评价,有认为它的哲学思想是一本宣传消极避世哲学如“小国寡民,不敢为天下先”宣传唯心主义阴谋权术等。但《老子》被世界上大多数人推崇并流传两千多年是它本身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朴素的辩证唯物哲学思想,这又是被大多数人公认的。因而对《老子》进行再认识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一、“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道”这个哲学范畴,首先由老子提出,并在其中反复出现,可见“道”这个哲学概念,它显示和包含的内容之广,含义之深是不言而喻的。《老子》的“道”有时显示了宇宙天

4、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表现了一种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恒古至今的一种磅礴的气象或《老子》哲学思想及现实解义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又展现了天地初分,万物始生的一派蓬勃生机的状态,如此等等。从老子对“道”的种种阐释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老子对“道”的敬仰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完全于他对“道”所表达出来的自然及自然规律的深信不疑,不可抗拒的思想。这完全有别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视“天”或“神”以及视统治者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因而老子的“道”就具有一种对于宇宙、社会、人生独到的感悟和深刻的体察,这也正是“

5、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什么是“道”,《老子》认为“道”是“唯一”是“合理”是“真实”,是“万物”是“永恒”,是一切事物的源泉,是“万物之母”,“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第一、第六十二章),其含义之多,但中心意思是一种自然发展的常态和规律。“道”又是指道理,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础,是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理论的实际表达。“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也指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进程;“大道其表,而民好径。”即大路很平坦,但人民还是爱走捷径(《老子》第五十三章)。“道”还有秩

6、序、安定等思想,如“天下有道、天下无道”(《老子》第四十六章)等哲学思想。老子认为天下有“四大“:天、地、人、道。这四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他认为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用“道”来治理社会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就是要求人们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准绳,天以“道”为根据,“道”以自然为榜样。按照自然而然的规律来治理国家和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是《老子》“道”的哲学思想的根本。  《老子》认为“道”是贯穿在各个方面的,主要表现就是“天道”、“人道”和“圣人之道”。  “天道”是《老子》的

7、理想之道。它包括以下意思:“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X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的大道是,不争而善于取胜,不说而善于应验,不召唤而让自己到来,不思无虑,却善于谋划。天X广大,稀疏却不漏失。天道是万能的,按道的规律去办,是无往而不胜的;天道是公平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第八十一章),有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于万物,“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对人不偏爱,永远都帮助为善之人。“天下有道”,国家安定,人民乐业。否则,“天下无道”(《老子》第四十六章),

8、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老子》第四十六章),可见尊重“道”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  “人道”《老子》直接讲得不多,主要是指当时的社会现象。“人道不公”,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第七十五章),百姓饥饿,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呑食的租税太多,所以才饥饿;百姓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