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ID:9532336

大小:5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2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_第1页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_第2页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_第3页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_第4页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题目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引言一、谨慎性原则近十年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二、谨慎性原则运用应注意的问题三、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四、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五、谨慎性原则的改进与完善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运用十分重要。会计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将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本文论述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运用的发展历程和运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谨慎性原则的改进与完善。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发展;问

2、题;改善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我国企业运用中具有必然性,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性,应保持应有的谨慎,所以,谨慎性原则的合理运用,对增强我国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谨慎性原则的认识谨慎性原则,也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

3、,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谨慎性原则可以体现在确认、计量、报告等诸方面。它要求:会计确认标准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权利和利润;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谨慎性原则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提供反映经营风险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保护投资人的权利,也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是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有必要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进行严格规定,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企业会计

4、准则》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由此,我们看到,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1.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2.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

5、员的职业判断。  2.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二、谨慎性原则近十年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一)1992年至1997年1992年发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二)1998年至2000年1998年陆续颁布的《投资》等一系

6、列具体会计准则及《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具体包括;1、在1992年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即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时,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灵活。2、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有所放松。3、对无形资产、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修订,由原制度中无形资产的“不少于10年”、开办费的“不少于5年”,分别调整为“不超过10年”、“不超过5年”。  4、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事项的会计

7、核算及信息披露作出了规范,规定或有资产和或有利得不予确认,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负债不予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5、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收益和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负债,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6、对于收入的确认,在确认标准上更加谨慎。如无论是《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还是《建造合同》准则中关于跨期合同引起的收入确认,均将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三)2001年  2001年1月财政部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三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

8、并同时修订了《投资》、《债务重组》等五项准则;2001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谨慎性原则体现为。1、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备”外,新的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还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