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ID:9543605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成为美术教学的一大重点。  一、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美术创作不竭的源泉和动力。美术作品是生活的概括、提炼、总结和再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

2、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美的元素,从感知入手进行模仿创作。  例如,教师在讲解色彩知识时如果只是讲本文由.L.收集整理解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什么是色彩的冷暖色调,学生就会感觉内容枯燥乏味。但如果教师将苹果、窗帘、汽车、鲜花、海洋等事物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会从整体上对色彩有一个把握。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再进行提问,喜庆的场合,人们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才不致失礼?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会感到美术知识存在的价值,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到处都有美育。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都说明了教育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美术创作脱离了生活,美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从大胆想象中获得创作热情,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的头脑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把不相关的事物通过超时空的想象联系在一起,或把不存在、不可能、相反的东西表现出来。从而创造新的表象的过程。因此想象是视觉创意实践的基础之一,具有明显的跳跃

4、性。为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笔者用多媒体CAI向学生呈现了如下图片:  鸟与鸟窝是一种生命体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事物必然出现的整体现象,存在的形式与载体的形式具有相似性。咖啡与咖啡袋是事物表体与载体造物方式具有相似性。笔者引导学生以常见的生活用品(其有三维性)作为表示主体,采用平面的手法,遵循空间特征,对其进行再创造。创作练习:通过大胆想象,用添加的方法,设计一件有创意的作品。从新的角度再认识常见事物。并从多维角度认识二维空间。以此增强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从艺术表现中彰显创作个性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

5、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那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的村前小园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天大遍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硕果累

6、累是丰收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  四、从学科整合中提高学生创作水平  美术教学不是单一的学科,我们可以这样说,美术是一门综合学科,联系其他学科教学会更加丰富。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点组织美术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水平。  例如,美术与语文的整合。语文的诗性和描述的语言来表现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杜甫书画的特点,由古来就盛传。所以说,语文课和美术课的整合,是课文

7、内容和美术感受的链接,是学生审美观念的独特机遇,是联想和写实的最佳结合。  总之,美术作品的创作首先要有认识美和感知美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中支体验和感受,这是艺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对于中学生而言,教师要鼓励他们所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用线条和色彩去挖掘美、表现美、创造美,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的绘画水平才能逐渐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