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

ID:9544802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_第1页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_第2页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_第3页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秦岭,位于中国大陆中西部,雄峙中原,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与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在地理学家、水文气象学家心目中,秦岭是南北方地理、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2大流域的分水岭;在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心目中,秦岭是珍稀植物、动物的宝库,是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和避难所。在生态环境学家、水利、水土保持学家心目中,秦岭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最大碳库,是绿色水库,是中国中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由

2、于社会整体对秦岭的生态功能了解不够,对开发建设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认识不足,生态保护意识不强,而对生态资源占有的欲望强烈,秦岭生态资源基础薄弱,生态保护的体制不够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不能通过经济手段调节秦岭资源开发行为,出现的过度的开发、泛滥的消耗、超标排放,导致土地、水源和空气等资源、环境遭受严重污染,雾霾肆虐,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秦岭生态功能区植被多样性  秦岭生态功能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且具有植被类型丰富、植被垂直带谱完整等特点。秦岭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秦岭南坡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属长江水系,分布着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东

3、洋界动物。秦岭北坡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属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古北界动物,其生态服务范围涉及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区域,涉及长江汉江流域和黄河中游流域,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益的京津地区。秦岭对于维系我国中部生态安全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1.1秦岭生态功能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  秦岭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类型有:森林、灌丛、草甸、灌草丛、荒草坡、山地、农田、果园、河溪、水潭、石海等。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本文由.L.收集整理为该区的主体生态系统,占其总面积的70%。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多、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它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生态服务

4、价值。  1.2植被类型丰富,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丰富  从中国植被分布区系看,秦岭位于中国华北、华中、唐古特及横断山脉等植被地区交汇处,是东亚植物区中的中国-日本森林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亚区的交汇带,是华北区系和华南区系的交汇区。使得该区植被区系同时兼有各种成分,也是许多在分类学上比较古老、原始的植物类型的分布区之一。秦岭区系组成不仅丰富,而且种属科在全国植物区系中所占的比例依次升高,尤其是科级和属级的分类学单位所占比例相当高。  1.3植被垂直带谱完整  秦岭植被景观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秦岭北坡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代表,自下而上形成了山麓农耕植被带、低中山落叶栎林带、中山亚高山桦

5、木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构成了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植被景观。秦岭南坡以湑水流域为例,自下而上包括丘陵农耕植被带、含常绿树的落叶阔叶林带、落叶栎林带、含针叶林的高山桦木林带、以及高山灌丛草甸带,构成北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秦岭植被垂直带谱完整,且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带谱的性质差异明显,在我国乃至欧亚大陆均较为罕见。  2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涵养水源  森林植被可以有效拦截和储存降水,并通过温润土壤补给地下水,维持水分的有效循环。形象地说,其生态系统就象无形水库,水多可以储存,水少可以释放,被喻为绿色水库。据测算,有林地

6、区比无林地区每公顷多蓄水量300m3,密闭和多层结构的森林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多林流域可将侵蚀模数降到1000t/km2的安全水平。据统计,秦岭山地林区现有林地247.5万ha,森林覆盖率46.5%,占陕西省有林地总面积的54%。有林地蓄积量15257万m3。秦岭林区森林每ha年涵养的水量约800~1000m3,粗估年涵养的水源总量相当于一座总库容30亿m3大型水库。  2.2固碳释氧  森林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最大碳库,在维持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排放CO2,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这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

7、严峻的挑战,解决好这一问题,要求世界各国节能减排;应保护和培育森林植被,充分发挥固碳释氧作用。据测算,森林每生产1t干物质,可吸收CO21.63t,同时释放氧气1.2t,被喻为地球之肺。据国家林业局2007年统计,中国森林面积为19545万ha,森林覆盖率20.4%,总碳储量78.11亿t,仅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等6项,生态效益年价值达10.01亿元,在中国GOP中占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