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

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

ID:9544920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关键词】慢性肾功不全;,,肾衰汤;,,中医药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不全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中药肾衰Ⅰ,Ⅱ号汤口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包醛氧淀粉。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7%,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率33.3%,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肾功不全;肾衰汤;中医药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

2、功能减退,导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的一种综合征,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情复杂多变且危重。笔者采用肾衰Ⅰ号、Ⅱ号汤治疗30例CRF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均参照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拟定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1],选择处于慢性肾衰竭早期即氮质血症期并排除严重并发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8,平均病程6.28年,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纳入标准

3、24h尿蛋白定量<3g/d;慢性肾衰竭男女患者,178μmol/L<血清肌酐(Scr)≤442μmol/L;Scr3个月内持续稳定。  1.2.2排除标准尿蛋白>3g/24h,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Scr>442μmol/L;6个月内有恶性高血压或合并心肺肝脑和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者。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低盐(每日食盐摄入量3~5g)、优质低蛋白(蛋白摄入量0.5~0.6g/(kg・d),低磷、低脂,高热量(热量摄入量30~35kcal/(kg・d))饮食。合并高血钾者予低钾饮食。伴有高血压、贫血、感染、脱水、酸中毒等症者,应予对症处理。治疗

4、组给予肾衰Ⅰ号汤,药用:生芪15g,太子参12g,当归15g,赤白芍各12g,川芎9g,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5g,陈皮10g,半夏10g,柴胡10g,黄芩12g,丹参12g,牛膝15g,大黄9g,1剂/d,水煎服。肾衰Ⅱ号汤药用生大黄30g,白花蛇舌草30g,煅牡蛎30g,附子2g,桃仁10g,浓煎150ml保留灌肠,1次/d。对照组口服包醛氧淀粉,5g/次,3次/d。  1.4疗效观察临床常见症状积分变化参照198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第三次老年医学研究会议通过的标准[2]主要观察恶心、呕吐、纳呆、水肿、胸闷、喘憋、肌肉无力、腹胀、高血压、皮肤瘙痒、面色晦暗、腰痛、身体困倦、

5、舌暗淤斑、苔黄腻或无苔,脉滑细或沉弱。检测治疗前后Scr,BuN,Ccr,Hb的变化。  1.5统计学方法结果以±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做治疗前后对照研究,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减轻或消失,ccr增加>30%,或BuNScr下降>30%为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ccr增加>20%,或BuNScr下降>20%为有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为无效。  2.2疗效观察患者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显效率56.7%,总有效率为86.6

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显效率33.3%,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3检测指标变化治疗前后Scr,BuN,Hb,Ccr变化结果见表1。  表1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略)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体会  慢性肾功能不全属中医“虚劳”“癃闭”“关格”的范畴,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肾功不全病机为本虚标实,虚者多以脾肾亏虚为本,实者多以湿浊内阻,淤毒留滞为标,故多数患者表现为周身无力,面色无华,水肿,小便不利,舌质淡暗等

7、临床表现,治疗应标本兼施。肾衰Ⅰ,Ⅱ号汤中太子参、黄芪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是一种免疫调节剂[2];当归、川芎、赤白芍、丹参、牛膝养血活血,活血化淤,可减轻系膜损伤,延缓肾小球硬化过程;柴胡疏泄三焦气机,取气行则血行之意;车前子清热利湿,清下焦湿热;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以助膀胱气化功能;陈皮、半夏泻浊和胃,理气行水;黄芩清热利湿;大黄通腑泻浊,能降低BuN,Scr水平,改善氮质代谢,并能调节钙磷代谢[3,4],且可能又通过全身药物作用,如抑制蛋白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