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ID:9554331

大小:365.0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2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一)看拼音写汉字(4分,每空0.5分))迤lǐ()口nè()洗shù()gān(   )尬cén(  )寂付zǐ(   )尺dú(  )咬文jiáo( )字(二)默写(16分,每空1分)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2.,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3.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4.既自以心为形役,!,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5.策扶老以流憩,。,鸟倦飞而知还。

2、景翳翳以将入,。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二、文言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课内基础知识(10分):划线词解释:(4分,每字0.5分)1、除臣洗马()2、听臣微志()3、知效()一官,4、行比一乡()5、感吾生之行休()6、载欣载奔()7、穷且益坚()8、识盈虚之有数()词类活用(指出划线词活用类型并解释4分)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3、而后乃今将图南()4、虽然犹有未树也()5、园日涉以成趣()6、襟三江而带五湖()7、屈贾谊于长沙()8、沐浴清化()特殊句式(2分,指出下列句子句式特点)1、背负青天,

3、而莫之夭阏者()2、既自以心为形役()3、而彼且奚适也()4、急于星火()(二)难句翻译(12分)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2分)译: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分)译: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3分)译: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4分)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武技 蒲松龄李超,安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

4、,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

5、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

6、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知识浅陋的人。   B、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适逢、恰逢。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D、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2、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幸先以名告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眄庭柯以怡颜。   C、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 水击三千里,挖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见一少年尼僧弃艺于

7、场,观者填溢。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僧笑,命李试其技。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李乃解衣唾掌,如猿飞,如鸟落。 ④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⑤方颉颃间,尼即遽止。⑥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然后对他进行教育,数日后,僧辞去。   B、本文善于通

8、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C、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表面上描写和尚和尼僧对李超武技的指导,实际上写的是他们对李超德行的指导。D、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