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ID:9557182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8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要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72例采用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结果: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少(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盆腔疼痛低(P<0.01),性生活满意度达96%。结论: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关键词】筋膜内

2、全子宫切除电刀子宫切除是妇科最常用的手术。20世纪40年代在子宫良性病变中以次全子宫切除为主。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子宫全切逐年增加,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几乎取代了次全子宫切除而成为子宫切除的主要术式[1]。随着人们对宫颈的认识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因子宫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质量要求也在提高。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日益增多[2],但次全切除术后残端癌的危险使医患有一定的顾虑。近年来开展的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既能达到子宫切除术的目的,又兼有一些次全子宫切除之优点,改善了手术效果和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是

3、新崛起的一种术式。近年来,我院开展了这一术式,并进行了改进,改钝性、锐性结合分离宫颈筋膜为电刀环切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因各种妇科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118例,年龄40岁~65岁,其中子宫肌瘤8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0例,子宫肌腺病24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经腹电刀环切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72例,传统子宫切除术46例,两者年龄、疾病种类、子宫大小无差异。所有患者常规行妇科及B超、阴道镜检查,40岁以上及月经紊乱者行分段诊刮以排出

4、恶性病变,所有患者凝血功能正常。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相同。  1.2.1传统的子宫全切术  采用苏应宽式子宫全切术[3]即取下腹部纵切口或横切口长约8cm~15cm,逐层切开皮肤,腹壁各层,结扎止血,放腹部拉钩排开肠管后提起子宫,依次钳夹、切断、缝扎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与输卵管或骨盆漏斗韧带,剪开膀胱子宫返折腹膜,下推膀胱至阴道前穹隆,逐步切断结扎子宫动静脉、主韧带、骶韧带,于阴道前穹隆作一横切口,自切口内沿宫颈环形剪开阴道穹隆,切除子宫,常规消毒后用“20”可吸收线

5、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断端,1号丝线间断缝合盆腔腹膜。  1.2.2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方法  先按传统步骤切断结扎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与输卵管或骨盆漏斗韧带,剪开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向下略推膀胱,切断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该切缘稍高处做一环形深约2mm~3mm切口,术者向上牵拉子宫,同时电刀环形分离宫颈筋膜层直达宫颈阴道部,沿阴道穹隆环形切除子宫,常规消毒后用“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阴道断端及筋膜层,盆底腹膜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  1.3观察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盆腔疼痛、术后性

6、生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种全子宫切除术术式比较  研究组只需稍游离膀胱,无损伤膀胱,不需切断主韧带、骶韧带及子宫下行支血管、神经;对照组需要大范围游离膀胱至宫颈外口,并需要切断主韧带、骶韧带及子宫下行支血管、神经。  2.2两组手术情况,见表1。表1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病率比较(略)注:术后病率指术后48h体温≥37.8℃2次或2次以上。表2两组术后随访情况(略)注:手术前后性生活无明显差异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术后无性生活不列入统计。通过两组

7、手术前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术后病率及肛门排气时间缩短(P<0.01),两组患者均按期拆线出院,出院3个月返院检查阴道残端愈合及盆腔情况,询问性生活及有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盆腔疼痛明显降低(P<0.01),同时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率达96%。  3讨论  3.1宫颈壁的结构、作用及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点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近年来已被临床广泛应用,通过组织学观察,宫颈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4]。外膜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致密纤维膜,

8、有少量的平滑肌组织(约占10%),位于宫颈的周边,平滑肌层数由宫颈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少,分布于丰富的致密结缔组织中,并与阴道壁肌层中的平滑肌相连接。平滑肌组织围绕宫颈纤维组织环行排列,同时子宫主韧带、宫骶韧带和耻骨宫颈筋膜均伸入其中[5]。这层平滑肌及其附属纤维组织很容易与宫颈纤维组织相分离,故可利用此间隙向下剥离宫颈筋膜,在筋膜内处理骶、主韧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