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

ID:957471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_第1页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_第2页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 [关键词]梁启超;新闻思想;传媒话语权;舆论观    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喉舌论的提出。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表达新闻思想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著名的喉舌论。原文是这样的: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之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著名的美国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把我们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比作地球村,他说在当今这

2、个媒体发达的时代,全世界的人之间的交流活动的频繁和容易性,就像是原来的一个村子里的村民那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大众传播媒体具有人体的延伸的功能,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借助媒体可以看到;我们用耳朵听不到的,借助媒体可以听到这样看来,媒体就像是人体的延伸,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媒体得到延伸。在当今社会,大众媒体的缺乏,会是一个人像残疾人一样,在某方面会有缺陷。  这个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和梁启超的喉舌论有着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都谈到了在开放的环境中,媒体有去塞求通的功能。所不同的是,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内外之间的相通,而梁启超强调的是上下之间的相通。  由此,梁启

3、超进一步认为,中国应该像西方资产阶级国家那样,大力兴办各类型的报纸:言政务者可阅官报,言地理者可阅地学报,言兵事者可阅水路军报,言农务者可阅农学报,言商政者可阅商会报,言医学者可阅医报,言工务者可阅工程报,言格致者可阅各种天算声光化电专门名家之报。有一学即有一报,其某学得一新义,即某报多一新闻,体繁者证以图,事臣责者列为表,朝登一纸,夕布万邦,是故任事者无阂隔蒙昧之忧,言学者得观善濯磨之益。犹恐文义太不能尽人而解,故有妇女报,有孩孺报,其出报也,或季报,或月报,或半月报,或旬报,或七日报,或五日报,或三日报,或两日报,或每日报,或半日报这样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4、  因此,在当今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喉舌论,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耳目喉舌作用,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2.第四种族。梁启超主张提高报纸的社会地位,它十分赞赏西方报纸为第四种族的观点。他曾经说:清议报事业虽小,而报馆之事业则非小。英国前大臣波尔克,尝在下议院指报馆、记事之席而叹曰:此殆于贵族、教会、平民三大种族之外,而更为一绝大势力之第四种族也。  由此,梁启超指出,报馆应该代表国民发表公议,也就是说报馆要代表国民来监督政府。  梁启超所说的第四种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四权力,它的原意就是梁启超所讲的新闻界是早期组成国会的三种阶级宗教、贵族及平民之外的第四阶级。19

5、7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斯图瓦特(DotterStedash;报纸不能以牟利、媚权贵为宗旨,而要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宗旨;二是思想新而正报纸要选取别国的新思想来贡献给本国国民;三是材料富而当要做到知识丰富、全面,而且又要对材料严格选择,是读者阅一字得一定之益;四是报事确而速要准确而且迅速的报道时事,要重视时事报道。这四条原则的论述,说明他对报纸的社会职责和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当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二、梁启超对新闻学的贡献  梁启超是中国新闻学史上的过渡人物。他的一段论述很典型地表现了一代新闻学启蒙者的视角。他写道:抑今日之世界与昔异,轮船、铁路、电线

6、大通,异洲之国犹比邻而居,异国之人犹比肩而立,故一国有事,其影响未有不及于他国者也。故今日有志之士,不惟当视国事如家事,又当视世界之事如国事。于是乎报馆之责任愈益重。广大的政治胸怀和昂扬的政治热情,使新闻学的启蒙者们(主要是维新派)把实现政治抱负的期望,相当程度上寄托于现代报纸。今日吾国政治之或进化、或堕落,其功罪不可不专属诸报馆。梁启超亦高呼中国各报馆万岁!中国万岁!  梁启超代表了中国新闻学启蒙时期的最高认识水平,他在百日维新失败后,转而思考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向国人提供了一系列现代新闻学观念。然而,这些观念被模糊和销蚀掉了与儒家传统绝对不相容的成分。就在他最集中论证这些新观念

7、的文章里,报馆的作用被他归结为两条,即政本之本和教师之师。  梁启超走到了从新闻学启蒙到新闻学创立的边缘,但一步之差的距离他始终没有跨过去。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一带中国新闻学的启蒙者,尚逃不脱只在政治方面体验人生、在政治生涯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命运。无论如何,作为新闻学的启蒙者之一他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他的有关新闻学的论文,不论带有多少中国的传统色彩,毕竟是创造性的。正是通过这些文章,现代新闻学的大部分观念被简单地介绍到中国。他那带着感情的笔端所流淌的一系列西方新闻学观点,构成了新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