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

ID:10339847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_第1页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_第2页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 [关键词]梁启超;新闻思想;传媒话语权;舆论观    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喉舌论”的提出。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表达新闻思想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著名的“喉舌论”。原文是这样的: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之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著名的美国

2、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把我们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比作“地球村”,他说在当今这个媒体发达的时代,全世界的人之间的交流活动的频繁和容易性,就像是原来的一个村子里的村民那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大众传播媒体具有“人体的延伸”的功能,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借助媒体可以看到;我们用耳朵听不到的,借助媒体可以听到……这样看来,媒体就像是人体的延伸,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媒体得到延伸。在当今社会,大众媒体的缺乏,会是一个人像残疾人一样,在某方面会有缺陷。  这个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和梁启超的“喉舌论”有着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都谈到

3、了在开放的环境中,媒体有“去塞求通”的功能。所不同的是,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内外之间的相通,而梁启超强调的是上下之间的相通。  由此,梁启超进一步认为,中国应该像西方资产阶级国家那样,大力兴办各类型的报纸:“言政务者可阅官报,言地理者可阅地学报,言兵事者可阅水路军报,言农务者可阅农学报,言商政者可阅商会报,言医学者可阅医报,言工务者可阅工程报,言格致者可阅各种天算声光化电专门名家之报。.有一学即有一报,其某学得一新义,即某报多一新闻,体繁者证以图,事臣责者列为表,朝登一纸,夕布万邦,是故任事者无阂隔蒙昧之忧,言学者得观善濯磨之益。犹恐

4、文义太不能尽人而解,故有妇女报,有孩孺报,其出报也,或季报,或月报,或半月报,或旬报,或七日报,或五日报,或三日报,或两日报,或每日报,或半日报”这样“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因此,在当今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喉舌论”,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耳目喉舌”作用,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2.第四种族。梁启超主张提高报纸的社会地位,它十分赞赏西方报纸为“第四种族”的观点。他曾经说:“清议报事业虽小,而报馆之事业则非小。英国前大臣波尔克,尝在下议院指报馆、记事之席而叹曰:‘此殆于贵族、教会、平民三大种族之

5、外,而更为一绝大势力之第四种族也。’”  由此,梁启超指出,报馆应该代表国民发表公议,也就是说报馆要代表国民来监督政府。  梁启超所说的“第四种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四权力”,它的原意就是梁启超所讲的新闻界是早期组成国会的三种阶级——宗教、贵族及平民——之外的第四阶级。197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斯图瓦特(dotterstewart)在一次演讲中宣称,根据宪法规定,新闻自由条款包括了对新闻机构的保障,新闻自由条款的作用就是直接保障新闻业,他提出“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政府之外建立第四个部门,以监督官方的三个部门

6、。”这就是著名的第四权力理论。  这个理论显然是对新闻媒体的社会地位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新闻自由的一个保障。  3.新闻的“两功能”、“四原则”。另外,在梁启超到了日本以后,解读了更多的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使他的思想体系飞跃而形成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体系。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报馆两大天职说和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原则。  梁启超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他认为政府是国民的雇佣,而报馆是国民的代言人,所以报馆可以像“父兄之视子弟”那样来监督政府。这是报馆的一大天职。另外,他还

7、认为,报馆应当发扬“史家之精神,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也就是发挥向导国民的天职。这比以前认为报纸是替皇帝“宣德达情”的主张,大大前进了一步。  梁启超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即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一是宗旨定而高——报纸不能以“牟利”、“媚权贵”为宗旨,而要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宗旨;二是思想新而正——报纸要选取别国的新思想来贡献给本国国民;三是材料富而当——要做到知识丰富、全面,而且又要对材料严格选择,是读者“阅一字得一定之益”;四是报事确而速——要准确而且迅速的报道时事,要重视时事报道。这

8、四条原则的论述,说明他对报纸的社会职责和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当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二、梁启超对新闻学的贡献  梁启超是中国新闻学史上的过渡人物。他的一段论述很典型地表现了一代新闻学启蒙者的视角。他写道:“抑今日之世界与昔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