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

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

ID:9577162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_第1页
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_第2页
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_第3页
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_第4页
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浅析宗喀巴《缘起颂》中的哲学思想《缘起颂》主要是宗喀巴因佛讲说了缘起法而赞美佛之功德,颂词开头即先赞美佛见说缘起,接着解释了赞颂缘起的根本原因和阐述了缘起之理的基本观点。宗喀巴赞缘起的根本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缘起能灭无明,缘起是诸法之心要。由此,宗喀巴引出了其缘起自性空思想。  一、阐述缘起自性空  宗喀巴首先阐述了缘起与性空的关系。首先,佛说自性空的根本前提是缘起,认为性空与缘起相违背的人是理解不了的。然后解释了自性空与缘起有是圆融一味、毫不相违的,顺此又引出了与缘起之理相悖的常断二边的见解,此二边之见只会让人堕入苦恼。最

2、后再次赞叹缘起,并表达了缘起之理并非全部空掉现象、也并非承认自性存在这样的观点。  首先,性空之因即是缘起,缘起的道理,就是无与伦比的决定之因:恒作饶益者,为益众生故,说教藏空性,无比决定因,谓缘起道理;见相违不成,此于尊教法,如何能了知。恒作饶益者,就是指导师释迦牟尼佛。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永远都是利益众生的人。为益众生故,说教藏空性,为了利益所有的众生,而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空性,也即缘起。缘起与空性实际上是一个意思。无比决定因,谓缘起道理。决定,也即抉择。因,也即推理方式。如何决定空性?怎么样抉择一切都是空性呢?缘起的道理,就是无与

3、伦比的决定之因。虽然佛讲的缘起,是真实存在的,但在除了我们看得见的因缘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缘,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作用,其中也包括了前世善恶业力的作用。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其中没有任何信仰的成分,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但那些认为缘起自相矛盾与不成立的人,又怎么能够了解释迦牟尼佛的深奥教法呢?根本不可能!  然后,宗喀巴认为自性空与缘起有不矛盾,许性空者一切事成:尊许若时见,空即缘起义,性空与成立,作所作无违。意思是,什么时候能够证悟空即是缘起,除了空以外,没有缘起;除了缘起以外,没有空。性空与成立,性空与所作都圆融一味、毫不相违,那我们就证悟了。我们写

4、字的时候,字就是所作,写就是作;画图的时候,绘画就是作,画出来的图像就是所作。空性和作所作,绝对是矛盾的。凡是有作和所作,就不是空性;凡是空性的,就不可能有作和所作。在证悟空性之后,就能理解空性与成立,性空与作所作是不矛盾的。虽然是空性,但也可以有作和所作;在有作和所作的情况下,同时也是空性。  最后表达了缘起性空并非二边断见的思想,并再次赞缘起。二边断见不成立:若见反彼者,空则用不成,有用则无空,堕苦恼险处。如果见解与前者相反:认为空性和作所作,是相违而不能圆融的。凡是空性的东西,都没有用,也即没有作和所作;凡是有用,也即有作与所作的东西都不空,都是真实

5、的,就会堕入极端的边断边和常边。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不灭的、不空的,这就是常见;凡是没有、空本文由.L.收集整理性的东西,永远都不可能有作和所作,这叫做断见。一旦堕入常见和断见的两边,就无法证悟缘起。如果不证悟缘起,就会在轮回中经历无数的痛苦和烦恼。  二、论证缘起自性空  上文阐述了缘起与性空的关系即缘起自性空,这部分就论证了缘起自性空。首先从有待无待方面讲,万物观待因缘,没有独存之物,故得出万法自性空无之结论。接着从有自性和无自性方面分别解说。若有自性,则一切不可改变,那么众生脱离轮回亦不可能。若无自性,则万法待缘而起,离苦得乐、入涅寂静都有可能,一

6、切法皆不相违。最后再次赞扬了缘起性空无违无碍和缘起之理的稀奇。  万法观待因缘,故万法自性空无:无待如空华,故无依非有,若性有彼生,待因缘相违。是故离缘起,更无有少法,故说离性空,亦无有少法。宗喀巴说,所有物质、精神的存在,都是观待的、有条件的。不观待、不需要任何条件而存在的东西,就如同虚空中的鲜花一样永远不会产生。世上没有任何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东西,万事万物都依靠因缘而存在。如果物质的本质存在、实有,那它的产生就不需要依赖因缘。如果某个实有事物的产生需要因缘,那实有与观待因缘二者就是相违的。凡是依赖因缘而产生的东西,都不是实有的;凡是实有的东西,都不

7、能依赖任何因缘而存在。  如果诸法有自性:若法有自性,则说无涅盘,及无戏论灭,自性无灭故。如果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事物,有一个实有的本质,那就不会有涅槃。不仅没有涅槃,也没有办法灭除任何戏论。因为实有的东西不会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永远不会毁灭。同时,如果戏论,也即各种各样的情绪有自性,那也不可能毁灭。但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嗔心、欲望等任何情绪,在达到高潮后,都会趋于毁灭。这就说明,凡是有诞生、有毁灭的东西,都是不存在、不真实的假象。  如果诸法无自性:故于智众中,发大狮子吼,数唱离自性,善说谁能难?况无少自性,及依此此生,建立皆成立,二不违随顺;即由缘起因,

8、说不依边见,此善说即是,尊无上说因。法尊总结说:故自尊莲口,说法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