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

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

ID:9578855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_第1页
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_第2页
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_第3页
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一直.L.以来,《逻辑哲学论》都是维特根斯坦的前期代表作。相比于后期思想,维特根斯坦的前期思想较为哲学界所冷落。不过,笔者以为,虽然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基本上属于机械唯物论的范畴,但它对逻辑思想以及对语言的论述颇为精当地反映了计算机世界中的一些情况,因此,仍然有值得研究的价值。    一、关于重言式    维特根斯坦在现代逻辑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他第一个设计出真值表这种我们目前经常在逻辑中使用的方式,同时他还对重言式进行了深入

2、的研究。重言式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永真式。这种永真式不论其中的元素是真还是假,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真值。它与矛盾式是正相反对的。  维特根斯坦认为,重言式和矛盾式的特点就在于:  命题显示它们所说的东西,重言式和矛盾式则显示它们什么也没有说。[1](P59)  也就是说,不论是重言式还是矛盾式,它们都是缺乏意义的:  重言式和矛盾式是缺少意义的。[2](P59)  之所以是缺少意义,是因为:  命题显示它们所说的东西,重言式和矛盾式则显示它们什么也没有说。  重言式没有真值条件,因为它无条件地为真;而矛盾式则

3、不在任何条件下为真。[3](P59)  维特根斯坦对此举了一个实例:  (例如,当我知道或者下着雨或者没有下雨时,关于天气我就什么也不知道。)[4](P59)  那么,我们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属于现代逻辑中的重言式在计算机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里可以解释得清楚的是,同一律肯定是重言式的一种,重言式也一定可以转化为同一律。在计算机中的电路设计中,不管是多么复杂的电路最后都必须转化为同一律。也就是说,从电路上来说,我们知道,一般的插头至少都有两根线,一根进路,一根回路。如果进路开了,那么回路的线也应该处于开的

4、状态,这样才得通电。如果我们把1置于开的状态,那么在电脑上的电路元件的状态就相当于1=1=1==1,这样电路一直畅通着,电流才得从回路回去。如果是矛盾式,一头处于开,另一边处于关的状态,就会不导电,因而计算机无论如何都不能开机通电,或者是造成短路而烧坏机器。    二、语言(或逻辑)图像论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就在于他用图像来解释逻辑和语言,现在人们将之称为语言图像论。维特根斯坦首先把语言所描述的世界比作一种空间:  每个事物都像是在一个可能事态的空间里。我可以设想这个空间是

5、空的,但是我不能设想没有这空间的事物。[5](P26)  在这种空间中最基本的存在就是命题:  一个命题规定逻辑空间中的一个位置。命题的各组成部分的存在有意义的命题的存在,即保证了这种逻辑位置的存在。[6](P40)  有了逻辑空间,才好把逻辑或语言作出图像式的比喻:  每一个图像同时也是一个逻辑图像。(另一方面,例如,并非每一个图像都是一个空间图像。)[7](P30)  逻辑图像中的最小原子是由对象组成的:  在图像中图像的要素代表对象。[81](P29)  那么,由对象与命题组合起来的图像给我们勾勒出

6、怎样的一幅图像呢:  包容一切而反映着世界的逻辑之所以能够运用这种特别的钩子和装置,是因为它们全都彼此结合着成为一张无比精细的网一面巨大的镜子。[9](P76)  那么,这种网又是什么样的呢?维特根斯坦以牛顿力学举例道:  牛顿力学给世界的描述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形式。让我们设想一个上面有着一些不规则黑斑的白色表面。于是我们可以说,不管这些斑块构成一种什么图像,只要用一张足够精细的方格网覆盖住这个表面,然后说出每一个方格是黑的还是白的,我就总是能够使对这个表面的描述达到任意程度的近似。用这个办法我就给这个表面

7、的描述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形式。这种形式是任意选择的,因为我可以用一张三角形格子或者六角形格子的网来达到同样的效果。也许用三角形格子的网会使描述更为简单:也就是说,用较稀的三角形网格也许比用较密的四方形网格能够更精确地描述这个表面(或者相反),如此等等。不同的网相当于不同的描述世界的系统。力学规定了一种描述世界的形式:它指出,所有描述世界的命题都必须以一定的方式从若干给定的命题力学公理而得到。这样它就提供了建筑科学大厦的砖块,而且指出:不管你想建筑怎样的大厦,你总得必须使用而且只能使用这些砖块。[10](P9

8、8)  在这里,维特根斯坦一定是意识到了牛顿力学中所依据的不可分割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原子实际上是可以转化为逻辑原子的。但这些都是一种比喻。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经验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着这些东西。这种东西只能是作为背景而起作用,或者用一个哲学上的术语,就是本体在起着作用。那么,这种本体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维特根斯坦又作了一个比喻:  逻辑命题描述世界的脚手架,或者不如说,它们展示世界的脚手架,它们不论及什么。[11](P93)  然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