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ID:9585050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1页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2页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他们喜欢赏心悦目的东西,喜欢新奇的事物。但是他们的鉴赏能力却不是天生的。如何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需要经过教育与引导、培养与训练。由此看来,从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要的艺术教育课程,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在整个小学过程中,审美教育应该贯穿始终,以兴趣为先导,以技能为重点,以美育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情境激趣,感受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常对新奇的事

2、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巧设悬念,围绕新奇二字设计教学情景,同时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景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激情的过程中进行审美。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望越强烈,审美教育就越能见效。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对具体实物较感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直观性强的录像、幻灯、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手法活跃气氛,使课堂充满情趣。在这有声有形的环境氛围中,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无形中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兴趣。例如教学小学美术《贺卡》一课时

3、,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请柬(展示精致的请柬),想不想听听是谁发来的,又是发给谁的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我微笑着打开树叶形请柬,以地球妈妈的口吻说: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地球妈妈,三月是我们植树的季节。我想邀请你们到我的土地上栽下希望的树苗,像你们一样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另外,我还想请你们每人制作一张贺卡,发给你们的好朋友、小伙伴。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把地球打扮得更美!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在趣中操作,在操作中求知,在求知中创造,充分感受了美。再如,在《我爱吃的水果》(记忆画),上课开始,我以问题小朋友们可知道老师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吗?

4、引出歌曲《大西瓜》,让学生在欢乐、活泼的音乐中找到答案。接着拿出实物,引导学生看、摸、嗅、尝,让学生猜猜为什么老师会喜欢西瓜。这样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感情的投入,并使他们初步明白:欣赏水果重在它的形体美、色彩美、纹样美、味道美。此时不失时机地出示图片、录像,让学生运用初步获得的感受去欣赏、回忆,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思维去想象,最后还给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鼓励他们勇敢地走上讲台,以自己认为最美的方式向老师和小伙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这样通过感悟、参与、鉴赏,学生得到启发,真实地感受了美,同时也激发出其急不可待的创作欲望。  二、实践活动、体验美  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5、,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可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接触社会,初步探索有关美术的知识,进而深化为获得搜集、整理、归纳、分析信息的方法。  积极开发生活中各种创意性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中视觉美及心灵美的关注力与辨别能力。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内驱力,它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例如课堂上有学生对重复学习构图时所表现出的不理解,我就以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去教育他。再比如有学生为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挑了很多刺儿,我就引导他如何欣赏,如何评判他人的作品,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

6、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弹性目标的确立、生活化的美术教学,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教育理念。学生对作品的评述能力,不再会停留在作品的表象,而是对作品的整体评述和自己的感受,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术存在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学生看事物的眼光变得艺术化,会变得更美好,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个性。  还把美术课堂移到校外,教师与学生可以拍摄录像,照片搜集和整理人文景观中的庐陵文化资料,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文字资料介绍等方式,让学生欣赏庐陵美术文化,感受美术文化的浓浓气息

7、。教师运用校园文化生活与乡土美术教育开展活动,激发学生考察研究乡土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三、参与开拓,创造美  审美教育不光是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创造了美。美的创造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只要不断实践,大胆开拓,具有创造美的意识,就能创造美。如在绘画、小制作的过程中,怎样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