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正规借贷金融发展原因研究

农村非正规借贷金融发展原因研究

ID:9590523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农村非正规借贷金融发展原因研究_第1页
农村非正规借贷金融发展原因研究_第2页
农村非正规借贷金融发展原因研究_第3页
农村非正规借贷金融发展原因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非正规借贷金融发展原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非正规借贷金融发展原因研究农村非正规借贷金融发展原因研究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中国正规金融发展不充分的农村地区,一方面,各级商业银行及中央银行有充足的居民存款;另一方面,许多农户和个体经营户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结果是,由于贷款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存贷比的下降,中央银行将剩余存款调向资金实力更雄厚、贷款更旺盛的发达地区,导致城市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拉大,农村也因此进入贫困恶性循环。而民间非正规金融盛行,实则重新配置农村资金市场,和正规金融共同发挥作用,让农村地区自有资金支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将地区资金更好地留存在当地以促进经济发展。  2现象阐述  基于《农村非正规金融调查研

2、究》论文调查的湖北、河南和重庆三个省数据显示,发生借贷的61户人群中通过关系借贷高达75.40%,而代表正规金融的银行借贷比例为24.60%,可见非正规金融对于农村资金市场的配置作用很明显。根据调查结果及农户关于借贷问题阐述分析得出一些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占主体地位的原因。  3原因阐释  3.1成本方面  3.1.1显性成本  从调查的对象中可知,通过社会网络借贷的显性成本在小金额借贷中通常比较小,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通过社会网络借贷中的小金额借贷时基本不收取利息,而银行贷款则是收取即期的正常的贷款利息,在这一方面相比银行贷款的显性成本较高,而且金额越大,显性成本就高得越明显,

3、社会网络借贷更有优势。  3.1.2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主要包括机会成本、时间成本、违约成本、人情债。  (1)通过关系借贷能显著降低时间成本  首先在小额借贷中,从调查农户口中得知,通过社会网络借贷的通过双方协商一致,从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到问题解决,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两天,时间效率很高。  反观正规借贷,就举一个农户向国家申请无息助学贷款的例子,首先,第一道程序需要村委会通过;第二道程序城镇村委会通过;第三道程序才是教育局。考虑到周末双休以及需要备齐各种材料,在第一次申报该贷款时一般要一周左右。一切审批通过之后资金还要过段时间才能到支付宝里提供学费,这就是典型的正规金融审批程序,

4、相比之下通过社会网络借贷的时间成本要低很多,所以正规金融在这一方面要尽量提高效率。  (2)通过关系借贷的违约成本较低  违约成本是一种违反双方合约因此所要付出的所有成本。通过社会网络借贷,借贷双方一般没有严格的要求,多为口头协议。通常没有约定最后还款期限,一般是在朋友有钱的时候或者在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才会要求偿还,对于有还款日期的即使超过最后期限也不会要求债务人弥补经济损失甚至不会影响下次借贷。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如果是陌生人借贷的话,一次博弈的违约就会造成博弈的终止甚至是报复,而熟人网络则更多是多次博弈,在道德约束的情况下,资金借入方会自发还款或者资金出借方会同意债务人延

5、迟还款,没有严格的违约成本。而通过社会网络收取利息情况下的还款期限也能通过加息或者口头劝说延长期限,违约成本相对较小。  对正规借贷来讲,一旦债务人违约,则会加重违约经济惩罚并记入债务人征信系统,影响债务人下一次借贷成本,形成信用恶性循环,违约成本极高。  (3)关系借贷的人情债成本较高  向熟人借钱,一方面不收取利息,属于隐性的人情负担,可以物化为或有负债。即在将来的不确定日子里,一旦原债权人要求,这个时候作为原债务人就赋予了对方一项权利,通常在借钱的时候成本越小,意味着将来对方的权力越大,也就是人情债越重。  调查的时候,对此,有四家商店店主提到相比亲友借贷,更偏向于正规金

6、融借贷,甚至愿意出高息给亲友也不愿意背负人情债。个体经营户社交圈子广,考虑资金借贷成本时不仅考虑当期的会计成本,也会考虑远期的不确定性成本,而普通农户借贷时则更像社会人会更多地考虑当期会计成本和亲情、友情,所以可以看出来不同的经济个体的社会网络的复杂程度是不一样的,对应的关系成本也不一样,但是总的来说都是一笔不确定的巨额的债务。  通常熟人之间重复博弈的目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其他的社会人所依赖的关系,人情可以用来补偿金钱上的债务,但是要用以弥补人情债的形式却是不确定的,所以也带来成本的增加。  3.2社会关系方面  3.2.1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影响巨大  在生活上依附于土地的乡民

7、,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与生俱来的人和物,是无法选择的自然关系、先于我们而存在的乡土人情社会。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多方面的接触而形成的思维惯性,最后成了人人遵守的规矩。一位农户解释说,我们都是一个村的,经常一起干活,我知道他不会赖账不还钱的,就算他不还钱,还可以去他家里要账嘛。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其实最可靠,因为这是规矩。  3.2.2社会网络的局限  农业和工业、服务业不同,农本文由.L.收集整理业更多具有固定地点的特征,由于农业依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