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叙事

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叙事

ID:9590858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2

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叙事_第1页
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叙事_第2页
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叙事_第3页
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叙事_第4页
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叙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叙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叙事【内容提要】本文以西方话语体系中“荒诞”概念为参照,结合中国传统叙事文学中荒诞的含义,从表象世界的荒诞离奇到作家生存境遇的荒诞化表达,对《豆棚闲话》的荒诞性作一定考察。成书于明清之际的《豆棚闲话》(以下简称《豆》),是一部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本小说集,韩南先生曾在《中国白话小说史》中说到:“《豆》的出现,标志着和中国白话小说本身的基本模式和方法的决裂”。的确,创作者思想的深刻性与复杂性,艺术上呈现的创新元素,以及文本包蕴的多层审美意蕴,这些都吸引了不少研究者的目光,已有的研究资料分

2、别从遗民文学、叙述学、话本小说文体流变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细致分析,本文则试图以西方话语体系中的“荒诞”概念为参照,对《豆》的荒诞性作一定探讨。“荒诞”的洋文名为“absurd”,在西方文化话境中,“absurd”是与“人的异化”、“非理性”相生相伴的,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指出:“荒诞就产生于人的呼唤与世界不合理沉默之间的对抗”。可见absurd是指任与世界的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二战后,“absurd”频繁出现于哲学著作与文学创作中,它不仅是哲学、文学范畴,同时也直指一种生命体验,生存状态,它“

3、是人的意图与现实之间残酷紧张的较量”中流露的一种情绪、感受。国人将“absurd”译为“荒诞”,是充分结合了荒诞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含义。“荒”,《辞海》释之“无也”,“虚也”、“空也”、迷乱”。“诞”,《辞海》解释为“妄为大言也,欺也”。“荒”与“诞”合成一词,是指“虚妄不可凭信之”(《辞海》)。古人常用荒诞不经、荒诞无稽来评价传奇、志怪或笔记体小说中离奇、虚妄、怪诞、不尽人情的描述。这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对现实的荒诞描述有相似之处,其审美特征也有趋同性。因此,荒诞在词典中一般定义为不合逻辑,不合情理

4、,悖谬,无意义和不可理喻,亦指缺乏秩序或价值。综合“absurd”和“荒诞”的丰富涵义,《豆棚闲话》中的荒诞审美特性既体现为故事、情节等显性层面的怪诞、离奇、不合情理,也吸附着作者深层的理性思考与一种更真切的生命体验。一表象世界:荒诞的故事、情节、人物、场景作为文人独创的话本小说,《豆棚闲话》所提供的经验世界里,不仅有较为传统、忠于细节的现实主义描写,同时还呈现出一些荒诞虚幻的人物,匪夷所思的情节,和迷离恍惚的场景。首先来考察体现在故事情节中的荒诞离奇特征与悖谬因素。艾衲在十二则故事中,采用古今杂糅、时空

5、交错的手法,或驱遣人、鬼、神、兽同台共演,或塑造缺少现实依据的大义、大忠、大孝之奇人,或借助梦境,虚构仙界凡间离奇怪异之事,或用人物言行的悖谬因素来凸现现实的荒诞可笑。在《豆棚闲话》的世界里随处可见不合常理常情的奇幻情景。“忠诚苦节”、为母尽孝的高隐之士介之推原来是个惧内之人,被奇妒的妇人纠缠致死(《介之推火封妒妇》);清高隐士叔齐一反常态,难耐寂寞,成为变节之士。豺狼虎豹心慕高义,也想学义士的浩然正气,放弃扑杀本性,投名弃暗,在听了叔齐“应运而生,待时而动”的劝告,又决定及时行乐,回归本性。众兽为保护叔

6、齐,可以和没手没脚,有颈无头的恶鬼对峙,兴师造反的洛邑商民打着捍卫商家的旗号,私底下却是满足自己夺取天下的私欲(均见《首阳山叔齐变节》)。汪兴哥“痴痴呆呆,到了十五岁,格格剌剌,指天画地,一句说话也不明白,却似哑巴一般”,十六岁之后却拥有超常规的经商理念,本钱散尽,被人骗财仍然心平气和,只凭借一句承诺,不问来人行藏来历,径直以五万金相赠(《朝奉郎挥金倡霸》)。忠心为国的道德典范范蠡实则心怀鬼胎,损公肥私,贪图钱财,为一己之私欲,阴谋水葬爱人西施(《范少伯水葬西施》)。此外,第十一则《党都司死枭生首》里,受

7、伤不死,没有脑袋的尸体居然还有活人的行动能力,被俘自尽的党团连可以起死回生,挥刀砍下仇人头颅后,尸身才扑到在地。第八则《空青石蔚子开盲》里,光棍无赖油里滑、滑里油假扮官吏,审理迟先、孔明的纠纷,结果被二人称为“清廉好官”。一心想获得光明的瞎子,在被奇石点亮双目后,反而痛苦流涕,世间的碌碌红尘“尽成了无穷芒刺”,情愿闭上眼,重回黑暗世界,落得清闲自在。第二是人物形象的荒诞性。在《豆棚闲话》的人物谱系中,既出现了神仙鬼怪,又活跃着经过主观变形、被扭曲丑化了的历史人物,还有荒诞滑稽的丑怪者,以及拥有反常思维的特

8、立独行者。艾衲充分运用变形、夸张、反讽等手法塑造一系列偏离审美常规的奇人,这些奇人在表现形态上都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距离,无论神人丑怪,他们的荒诞、离奇总是给接受者造成“惊异”,他们以不合常规逻辑,不可理喻的面貌出现,给读者的阅读心理制造强有力的冲击。艾衲笔下的神人与一般神魔小说中神人的外在形象并无明显区别,或是“二、三尺高,庞眉皓齿,白发银须的老汉”,或是被天神天将簇拥着龙车凤辇而来的齐物主。神人角色的功能在于调和丑陋者在道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