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ID:9597102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_第1页
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_第2页
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乳核速消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用肌注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生殖激素三项(E2,P,PRL),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结果乳核速消胶囊治疗组大鼠的乳腺增大和腺泡、导管增生均显著轻于模型组;血浆雌二醇、乳腺组织中ER和PR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浆黄体酮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其机理与调节实验性大鼠性激素的

2、血浓度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关键词】乳腺组织增生乳核速消胶囊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functionmechanismofthetraditionalmedicine-RuhesuxiaoCapsulesonexperimentalmastoplasiarat.MethodsTheprogesteroneandestrogenastoplasiamodel.Serumhormone(E2PPRL)easured,thechangeofratmastoplasiapathologyicroscope,theexpressionofE

3、R,PRinbreasttissuemunohistochemicaltechnology.Resultsparedodelgroup,theeffectsoftreatmentgroupsoreobviousinimprovingtherat'smastoplasiapathologystructure,regulatingtheE2,P,PRLinserum,decreasingtheexpressionsofER,PRinbreasttissue.ConclusionRuhesuxiaoCapsulescaninhibittheastoplasia.Itispo

4、ssiblethatthefunctionmechanismisrelatedtoregulatingthelevelofhormoneinserumandreducingtheexpressingofER,PRinbreasttissue.  Keyammaryglands乳核速消胶囊是宁夏中医研究院中医妇科研制的纯中药制剂,由夏枯草、山慈姑、生牡蛎、生麦芽、海藻、鹿角霜等15味中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淤、调经止痛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良好。我们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  1.1动物Wistar雌性未孕大鼠50只

5、,体重180~200g,由宁夏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宁医动字第13-201号。  1.2药物乳核速消胶囊由宁夏中医研究院中药制剂室提供;苯甲酸雌二醇(2mg/支)和黄体酮(10mg/支)均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分别为H31021114,H31021401;乳癖消,辽宁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批号为Z21021823。  1.3试剂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放射免疫试剂盒、免疫组化试剂盒。  2方法  2.1造模及给药方法将Wistar大鼠50只,经实验室常规饲养观察3d后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乳核速消胶

6、囊高剂量组、乳核速消胶囊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参照有关  3结果  3.1各组大鼠血清中生殖激素的测定结果见表1。表1各组大鼠血清中生殖激素的测定结果(略)表1结果所示,模型对照组动物血液中的催乳素、雌二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孕酮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经乳核速消胶囊及对照药物的治疗后,大鼠血清催乳素、雌二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P<0.05或P<0.01)。  3.2乳腺导管上皮层数腺泡变化观察经药物治疗的各组,乳腺增生的程度均有不同情况的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比

7、较有不同程度的的改善。各组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及小叶中腺胞数比较见表2。表2各组大鼠乳腺导管上皮层数腺泡数比较(略)表2提示,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导管上皮层数、腺泡数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乳核速消剂组经对照药治疗后,导管上皮层数、腺泡数明显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且乳核速消高剂组优于乳癖消组,有较显著性差异(P<0.01)。  3.3大鼠乳腺组织PR,ER的表达ER,PR阳性判断标准[2]为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细胞核和/或细胞浆着色时为阳性。阳性细胞率<20%者为(-),阳性细胞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