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原因探讨

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原因探讨

ID:9628953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原因探讨_第1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原因探讨_第2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原因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原因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原因探讨【关键词】死亡原因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1月~2004年3月维持性血液透析41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病死亡20例,脑血管病死亡6例,感染死亡5例,恶病质死亡5例,终止透析死亡5例。结论早期充分透析,积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及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死亡原因  血液透析(血透)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为此,收集我院1996年11月~2004年3月维持性血透患者中,透析时间>3个月的41例死亡病

2、例临床资料,对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以便为今后更好地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25~82岁,60岁以上16例。开始透析至死亡时间3个半月~45个月。原发病:慢性肾炎18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病肾损害8例,多囊肾2例,梗阻肾1例,血管炎1例,肾淀粉样变1例。  1.2实验室及相关检查血红蛋白31~119g/L,其中<80g/L20例,尿素24.5~49.6mmol/L,肌酐465.7~1796.8μmol/L,血浆蛋白<40g/L18例。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3、30例,心脏B超示全心扩大12例。 1.3透析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德国费森尤斯2008A或4008B型机器及反渗水系统,F6、F7、F60透析器,行碳酸氢盐透析,血流量200~280ml/L,透析液流量500~800ml/L。采用动静脉内瘘穿刺(1例为颈内静脉插管),透析时间5~13.5h/周,透析间期体重变化在1~7kg之间,大于3kg19例。 1.4死亡原因心脏病死亡20例(占48.8%),脑血管病死亡6例(占14.6%),感染死亡5例(占12.2%。),恶病质死亡5例(占12.2%),终止透析死亡5例(12.2%)。  2讨论  张训[1]报道维持性血

4、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感染。本组病例的死亡原因分析如下。2.1心脏病本组死于心衰15例,心跳骤停5例(高钾3例,不明原因2例)。造成尿毒症患者心衰的原因有:贫血;高血压;甲状旁腺亢进;尿毒症毒素;铝中毒;酸中毒;动静脉内瘘及透析本身等。我区患者主要与其经济困难,擅自延长透析间期时间,透析间期血容量增加大、贫血重有关。谢红浪[2]报道尿毒症后期的血透患者普遍存在心肌间质纤维化,左室肥厚,微循环结构变化,冠状动脉储备功能降低,血透时血流速度相对快,心肌耗氧增加,避免不了出现心肌损伤。本组20例死于心脏病,占48.8%。  2.2脑血管疾

5、病尿毒症患者自身存在凝血纤溶异常,加上高血压者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等病理变化,后者[3]是造成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本组6例死于脑血管病,占14.6%。  2.3感染陆福明[4]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其原因除与尿毒症本身有关外,还与患者透析不充分、贫血重(无经济使用促红素)、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有关。由于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且感染一旦发生不易控制,本组5例死于感染,占12.2%。  2.4恶病质导致透析患者恶病质的原因:(1)是大多数患者经济条件有限,透析时机较迟,开始透析时尿毒症症状已很明显,酸中毒时间长,蛋白

6、质分解多[5],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及各器官受毒性物质影响较重有关;(2)是与患者孤独、抑郁、缺乏营养知识、厌食、吸收不良、便闭等因素有关。  本组5例死于恶病质,占12.2%。  2.5终止透析国外报道终止透析为老年患者第三位死亡原因[1]。本组因孤独、营养不良或经济原因终止透析死亡5例,占12.2%。  3防治措施  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体会如下。 3.1早期进行充分地透析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现多数单位开始将透析指征定为内生肌酐清除率5~10ml/min,糖尿病患者提早至15ml/min。充分透析可减少心血管和肺部

7、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但若不惜一切代价,特别是超过患者的承受能力,仅为延长寿命采取透析疗法是不足取的。 3.2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与营养不良定期检查血常规、血浆蛋白、电解质、胸片,心脏B超,及时调整干体重。其中纠正贫血,调整干体重(部分患者食欲下降,干体重表面未增加,实际已下降),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不超过原体重的3%~5%,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尤为重要。 3.3积极治疗并发症如控制高血压,及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改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亦可降低死亡率。 3.4其他医护人员认真进行饮食指导,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克服对血透治疗

8、的恐惧和厌烦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