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差异管理促教师发展

以差异管理促教师发展

ID:9631385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4

以差异管理促教师发展_第1页
以差异管理促教师发展_第2页
以差异管理促教师发展_第3页
以差异管理促教师发展_第4页
以差异管理促教师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差异管理促教师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差异管理促教师发展  [摘要]差异管理能够让每个教师在充分发挥才能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最大化发展和最大化价值贡献,进而推动学生和学校优化发展。校长实施差异管理,必须从分析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差异入手,找准二者的差异;建立良好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根据不同人才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在目标、措施、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发展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依据人的个性差异和成长规律,将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差异管理促进教师发展,释放教师教育能量和发展能量,生成学校核心发展力。  [关键词]学校管理;差异管理;教师发

2、展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发展学校,华阳中学十分重视通过差异管理来促进教师发展。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差异管理就是让每个教师在充分发挥才能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最大化发展和最大化价值贡献,进而推动学生和学校优化发展,这既是对学校管理者管理才能的锤炼,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和组织运行绩效的有效方法。    一、分析差异,找出差距    实施差异管理,必须从分析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差异人手,找准二者的差异。华阳中学自2001年建校至今,短短七年,经历了筹备初创——整体发展——主体发展——深化发展四个阶段,从一所没有文化底

3、蕴、历史传统和骄人业绩的“三无”学校,发展成为拥有“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等60余项荣誉的大型学校。  与众多知名示范性普通高中相比,华阳中学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教育发展形势的压力。在拥有90万人口的双流县,有三所省级以上的示范性高中和两所市级示范性高中。近乎白热化的成都高中竞争形势,加上成都市最近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系列举措出台,给发展中的华阳中学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挑战。二是生源结构的压力。从近年来华阳中学每届新生入学成绩看,学生成绩大多处于全县中

4、考1700名至4900名之间,这样的生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将生源劣势变成发展优势,促进绝大多数学生获得最大化发展,不仅需要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更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三是教师专业发展压力。因为学校教师主要来自原双流外国语实验学校和双流师范学校,所以无论是从年龄结构上还是从职称结构上,都呈现出一种“哑铃状”,与名校相比,其专业发展还有相当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上,全校近400名教职工,40岁以上和30岁以下约占70%;职称结构上,高级教师和初级教师约占75%;性别结构上,男、女教师各占一半;性格结构上,性格比较

5、特别的教师为数不少,教师队伍主要是由性格直率、个性比较张扬的“个性男青年和性格女青年”组成的教师群体。  华阳中学不缺会“教书”(只传授知识)的教师,缺少的是会教育学生的教师;不缺有个性的教师,缺少的是会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教师。面对这些差异,管理者如果依然用雷同化的方式、方法去管理教师和学校,势必制约教师发展,并进而阻碍学生和学校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在用统一制度规范约束和用统一目标、要求引领教师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去激发和调动全员积极发展、积极作为。    二、凸显差异,激发动力    人

6、才管理的关键因素是激励,建立良好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根据不同人才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是取得管理成功的关键。怎样实施有效的激励呢?  首先,确立“力促发展”的用人原则。有能力愿意做、又能把事做好的人,应尽量给予较多的事做,而且让其保持较好的经济收入;愿意做又想把事做好的人,应尽量让其有事可做;有能力做好但不愿意干事的人,应尽量让其无事可做;不能做事又不愿意做事的人,坚决不给他事做。  其次,创建尊重个性差异的组织文化。一是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德育工作会员会、教学督导室等“矩阵式”组织,强化部门的

7、自主管理。二是改革年级管理运行模式,设立年级正副主任,建立年级管理委员会管理,年级自主构建发展目标、创造性地实施管理,强化年级自主管理。三是重新定位学科教研组的职能,设立四个学科研究中心、十一个学科教研室,学科教研室下设年级教研组,教研室(组)根据学科特点的文化愿景和学科资源库也强化了教师的自主管理。  这些调整和改革措施的实施,赋予学校各部门、各年级组和各教研室在职、权、责、利上有较大的自主管理和发展空间。现在,学校初步形成了以“人本关爱”教育价值观为统领,以“组织和个人自主发展”为特征的差异性文化。依靠这种富有个

8、性差异的组织文化,学校有效克服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较好地适应了现代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第三,建立多层面的学习共同体。为了引领教师养成学习和阅读的良好习惯,学校2003年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通过举办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已毕业152人)、聘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校进行全员培训、引进高端课堂、与名师面对面对话等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