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学研究

网络“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学研究

ID:9633588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网络“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学研究_第1页
网络“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学研究_第2页
网络“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学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网络“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网络“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学研究网络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学研究  人肉搜索是一种利用人工参与来对搜索引擎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删选、提纯的信息整合方式。由于近年来频频见诸于网络环境,人肉搜索可以说是网络民意一种曲折的反映,纵观网络中历次影响巨大的人肉搜索事件,人们不难看出,网络人肉搜索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随着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主人公被网络强大的人肉搜索曝光,人肉搜索对网络下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福是祸?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本文从沉默的螺旋这一著名的传播学理论入手,来梳理分析网络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

2、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是由德国人伊莉莎白?纽曼提出,纽曼认为,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态,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这种理论也暗合了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即一个人的意见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想法,依赖于对他人意见的理解。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意见环境的形成来自:所处的社

3、会环境、大众传媒,而后者的作用更强大。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是在大众传媒也就是电视、纸质媒体如日中天的时代。在如今这个网络铺天盖地的时代,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传统媒介结构的冲击,已经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从立论根本上来说,在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从众心理,但这也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独的惧怕。而在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空间随着网络的延伸而无限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中积极地寻找同盟者来消解孤独感,避免了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一旦在意见上孤立就会在其它方面也陷入孤立的

4、尴尬局面,从而大大降低了从众行为发生的动机。此外,由于互联网的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群体压力的主、客体都变得模糊起来,因为由于网络上发表意见实际上是匿名的,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就显得不那么尖锐对立。  在网络人肉搜索事件中,大众媒体的影响在虚拟环境下也被弱化,网络下千千万万匿名的网友成了决定舆论方向的主力军,本文由.L.收集整理全部事件的发起、参与、结束的权力由网络决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断定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完全不适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依然给力,但其表现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  一、行

5、成气候的人肉搜索事件,都是社会热点问题,而这些社会热点之所以热,则是传统媒体刻意营造的结果  对近几年来网络人肉搜索大事件进行梳理,人们很容易发现:这些事件都与社会热点问题挂钩。网络人肉搜索事件中,数量最多的是反腐问题。郭美美事件、周老虎事件、天价烟事件、林嘉祥猥亵女童事件都是因着贴上了反腐的标签而被网民无限扩大化,就连一开始只与婚恋问题相关的3377事件也因为一方当事人父母的官员身份而更加沸沸扬扬;数量排名第二位的是婚恋问题,婚姻家庭的稳定是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社会个体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再加之电视、电影、报纸这么多年来在婚恋问题上大力渲染,让

6、婚恋问题在网络中也成为焦点,人肉搜索大事件中也有相当比例直接与此相关,铜须门事件、3377事件、死亡博客事件、原配假死事件都因为直接触及到婚姻家庭的稳定这一点,而激发了绝大多数网友尤其是女网友的热情,人肉第三者成了网络上最火爆的话题,网络下的战火终于燃烧到了实际生活中。  反腐、婚恋这两大社会热点成为当今网络人肉搜索的主要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是网民决定的,是由媒体决定的,可以说,正是因为媒体平日的渲染,才让个别事件脱颖而出,成为人肉搜索的热点。  二、在网络中,汹涌澎湃的网民优势意见是沉默的螺旋中上升的力量,与此同时,在网络中充当沉默的一群

7、是两拨人:一拨是与主流网络意见背道而驰的弱势力量;另一方则是同样与主流网络意见相悖的公共媒体  以2007年轰轰烈烈的3377事件为例,这一事件的起因仅仅是小三(网友称为33)在博客辱骂前妻,在轰轰烈烈的网络吵闹中,因为一方当事人的隐私触及到以权谋私这根高压线,引爆了网民反腐神经。事件最终大爆发,网民开始行动,人肉搜索至此才真正达到大爆的程度。  在整个论战过程中,网络主体意见很统一,这种强大的统一挤压了其它不同意见,在众口一词的压制下,其他意见都被湮没、孤立,成为无足轻重的一群。  如果说个别网民处于弱势,那么有着强大优势的公众媒体在汹涌的

8、网络主流意见面前的弱势表现,更让人们意识到,在网络的世界里,网民优势意见才是沉默的螺旋中上升的力量。还以3377事件为例,《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都在这次事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