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误译看科技英语翻译策略

从学生的误译看科技英语翻译策略

ID:9640407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从学生的误译看科技英语翻译策略_第1页
从学生的误译看科技英语翻译策略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学生的误译看科技英语翻译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学生的误译看科技英语翻译策略  为了满足学生需要,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能力,哈尔滨理工大学开设了任选课——科技英语翻译及英语摘要写作。在两年多的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收集了大量的学生作业,深入研究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忽视联立关系和上下文关系所犯的错误。文章采取英译汉的形式,由63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以考试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翻译一篇文章。  二、忽视联立关系导致的误译  英语的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比较大,独立性比较小。一个词的词义往往取决于与它的搭配或组合,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仅就其本身而言,无法确定[1]。但一旦与相关的词搭配,位于特定的联立关系之中,就明确无误了。现以原文中的

2、专业术语为例说明联立关系。  (一)专业术语的误译  原文是一篇天文学方面的文章,其中典型的专业词汇是“supernova”和“arble”既可作可数名词,也可作不可数名词。作为不可数名词用时,译为“大理石”,“aslab/blockofmarble”要译为“一块大理石板”。当作为可数名词用时,译为“(玻璃)弹子”。“Marble”前的不定冠词“a”证明了“marble”是可数名词,应该译为“一个(玻璃)弹子”,而多数同学和教材都错把“marble”当不可数名词,译为“一块大理石”。那么这句话应改译为:如果你想象一下,要是地球收缩到一个玻璃球那么大,但其质量不变,而引力增大,那

3、么,你对黑洞的吸力就会有所了解。最有趣的是一名同学开始时译为“大理石”,然后改成“弹珠”,是唯一一个在试卷上能看到思索过程的同学。她的译文很有意思,所犯的错误具有代表性。她的译文如下:试想地球减小到弹珠的尺寸大小。但仍然有同样的大块,和一种强大的重力吸引力,并且,你有了对黑洞吸力的一些想法.这个译文明显有三处错误:(1)词汇翻译错误;(2)分句间连词使用错误;(3)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这些错误和和下文中即将讨论的上下文关系有关。  三、忽视上下文关系导致的误译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词的词义很难仅仅依靠它的毗邻联立词,就能判断和确定下来。这时就必须观上下文,瞻前顾后,通观全句甚至全

4、段,才能依情景析出词义。我们先来讨论如何根据上下文确定词汇意义。  有些普通词汇进入科技英语,在字典上都找不到,完全得依靠上下文去揣度词义,以“thing”为例。八名同学将“thing”译为“物体”,在这个上下文中,翻译得比较贴切。一名同学将其译为“单一个体”,两名同学译为“实物”,五名同学译为“东西”,五名同学译为“物质”,三名同学译为“事物”,多达三十九名同学没翻译此词,说明学生不熟悉科技文体中普通词汇的翻译,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训练,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二)上下文中连词的翻译  我们再来看看译文:试想,地球减小到弹珠的尺寸大小,但仍然有

5、同样质量,和一种强大的重力吸引力,并且,你有了对黑洞吸力的一些想法。根据分句间的关系,这里的“并且”用得不恰当。“并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连接并列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小句,多用于书面[3]。而在翻译这个句子时,没能真正理解“and”在上下文中的意思。“And”除了连接两个并列的分句外,还可以连接两个分句,译为“只要……就”。我们改译后的译文:如果你想象一下,要是地球收缩到一个玻璃球那么大,但其质量不变,而引力增大,那么,你对黑洞的吸力就会有所了解。在译文中,偏句是“如果你想象一下,要是地球收缩到一块大理石那么大,但其质量不变,而引力增大”,正句是“那么,你对黑洞的吸力就会有

6、所了解”。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偏句中用了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正句中有“那么”与之呼应;偏句中还用了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要是”,正句中有“就”与之呼应。通过这两套连词的使用,不仅使句子间层次更加分明,语义关系更加清楚,而且更符合汉语节奏,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四、结论  通过分析学生的误译可知,翻译不仅涉及到语法,还涉及到修辞,是一项复杂的转换过程。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有些名词既可以作可数名词,又可作不可数名词,而且两者词义不同。联立关系则是判断词义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定冠词、名词单复数等语法手段辨明词义

7、。  (二)有些名词在普通文体和在科技文体里词义不同,翻译时要结合上下文;还有一些普通名词一旦进入科技英语就被赋予特定意义,翻译时不仅要结合上下文,还要结合专业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