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ID:9643979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_第1页
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_第2页
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_第3页
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_第4页
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作者:白洁黄大祥马维骐曾志勇【摘要】的探讨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辅助手段。方法随机将82只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和模型Ⅲ组。模型组采用STZ造模法。分别进行各组大鼠的舌组织病理切片及肾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舌下络脉和肾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结论舌下络脉与肾脏病理改变具有相关性,肾脏病理损害的存在,通常伴有舌下络脉瘀阻。观察舌下络脉的变化可以反应糖尿病肾脏的病变,舌下络脉诊可以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辅助手段。【关键

2、词】糖尿病舌下络脉诊糖尿病 肾病舌下络脉诊法主要观察舌腹面血管系统的变化。由于舌下络脉暴露相对充分,易于观察,所以舌下络脉诊法在现代许多疾病的诊断中有较为充分的运用,与传统舌诊主要从舌背观察舌质、舌苔、舌体、舌态等相辅相成,共同为辨病、辨证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1]。糖尿病以不同的机制影响血液流变性、微血管和间隙组织的特性导致靶器官机能障碍,进而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其中最明显的是微血管病变,它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增多为基本病理特征,病情

3、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可出现肾小球硬化。糖尿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病、水肿及肾功能不全表现时,虽诊断较为明确,但DN已到晚期,治疗困难。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舌下络脉病理变化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旨在发现糖尿病肾病与舌下络脉改变是否具有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一种辅助手段。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分组及造模方法实验用封闭群SD大鼠82只,雌雄不限。鼠龄为6周,体重(180±20)g。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正常组和模型组。参照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200404编制

4、的《实验动物实用手册》,大鼠的平均寿命为2.5年。按人类平均寿命70岁折算,糖尿病大鼠患病40d,大约相当于人类患病3年,糖尿病大鼠患病70d,大约相当于人类患病6年;糖尿病大鼠初成模时为糖尿病的初发阶段。据此,将模型组大鼠按患病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即: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后7d为模型Ⅰ组;40d为模型Ⅱ组;70d为模型Ⅲ组。各组动物均自由饮食,摄钠量无明显差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正常组外,每组大鼠均有死亡,最后每组取6只做指标采集。分组喂养3周后造模,禁食10h后,正常组予生理盐水10ml/kg体重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模型组以1%STZ柠

5、檬酸溶液按55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所有大鼠在注射后24h断尾采静脉空腹血,检测血糖值≥16.65mmol/L者,并观察其表现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为标准,确认模型。造模后第7日,复测各组模型大鼠血糖仍≥16.65mmol/L者为稳定糖尿病大鼠(均尾静脉取血测定),未达标动物不纳入实验。1.2观测项目及方法1.2.1一般状况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活动度,大小便排泄情况,每天记录饮水量、摄食量,每周测1次体重,注射STZ后观察大鼠的死亡情况。1.2.2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取已制备HE染色片在光镜下随机选取10个视野

6、进行分析,计算平均每组大鼠舌粘膜下毛细血管及小静脉瘀血、扩张和管壁增厚等瘀血征的出现率。1.2.3肾脏组织病理组织学观察动物处死后,取出肾脏,剪去包膜,取1mm×1mm×mm肾皮质组织5~6粒,置于3%戊二醛预固定,以供透射电镜检查。肾组织透射电镜超薄切片制样过程:样品经3%戊二醛固定后,1%四氧化锇再固定,丙酮逐级脱水,Epon812包埋,半薄切片光学定位,超薄切片,醋酸铀及枸橼酸铅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1.3统计方法本实验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各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P<0.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2结果2.1一般情况观察正常组大鼠饮食、尿量与造模前无明显差别,体重渐增,毛色光泽,行动敏捷。模型组大鼠在STZ造模2~3d后,开始出现尿量、饮水量、摄食量增多,1周后逐渐出现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并逐渐出现体毛枯黄、稀疏,耳廓、尾部干枯苍白,大便时干时稀,背脊高耸,活动减少,反应迟钝等症状。2.2舌组织切片光镜观察正常组大鼠舌粘膜固有层毛细血管、小静脉未见明显组织改变,无瘀血扩张。见图1。3个模型组中,大鼠舌下络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舌粘膜下毛细血管或小静脉瘀血、扩张和管壁增厚等瘀血征。模型Ⅰ组大鼠有42个视野出现瘀血征,出现率为70%

8、;模型Ⅱ组大鼠舌下络脉有28个视野出现瘀血征,出现率为47%;模型Ⅲ组大鼠舌下络脉有38个视野出现瘀血征,出现率为63%。见表1与图2。对于上述各组统计采用卡方检验,首先是多个模型组与同一正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