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ID:9647045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4

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_第1页
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_第2页
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_第3页
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_第4页
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总是不断发生一些教师违反师德、践踏教育尊严的事件,比如,无视学生尊严,辱骂、伤害学生,抄袭或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究其根源,是由于一些教师缺失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这虽然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里不包含人文主义精神、排斥科学教育和在引进科学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中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历史影响,强化了科学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分离和削弱了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1]有关,但师范教育一直以知识、技能培养为本体而忽

2、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无疑更是直接原因。张国骥也指出:人文精神是教育之魂、大学之魂。[2]因此,厘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本质,论证并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在师范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分析师范教育本体难以转向的原因,探索基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为本体的师范教育改革策略无疑是紧迫而必要的。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本质  曾对科学精神内涵作过系统研究的莫顿(Merton)指出,科学精神是一套带有感情情调的用于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集合,包括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怀疑主义。1981年,我国科学界也提出了自由探索、立论以科学事实为依据

3、、科学发现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尊重他人贡献、敢于承认错误的科研准则。虽然人们对科学精神内容的理解不尽一致,但科学精神作为价值信仰的本质是明确的。现代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人文精神则是指蕴涵于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虽然人文精神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其作为人类的一系列价值信仰的本质是恒定的。现代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可见,不管是人文精神还是科学精神,其实质都是价值信仰体系。正如有学者指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

4、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就是以一定的途径和适切的方法引导个体体悟人与人、人与自然、科学探索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终促使个体形成以人为本、崇尚真理、追求真理价值信仰的活动。《辞海》中把信仰界定为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可见,信仰表现在人的心理意识状态中的本质特征应是坚信,即不仅仅是相信或确信某种价值观念或准则,而是把某种价值观念或准则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并愿意为之去践行,甚至是牺牲。正如范志毅教授指出:

5、信仰,是在潜意识基础之上的显意识中的自我在后天社会环境中修炼、提升并形成的高度简约化了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深深地凝聚于意识顶端的超我之中,实实在在地驾驭着主体的意识,按照理想原则统治着人的精神,使人为他所坚信的事业去践行、去牺牲。[4]价值信仰教育首先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然后是信的程度的问题,而关键是解决是否坚信的问题。信与不信的问题主要是认知问题,而是否坚信的问题则主要是情、意问题。所以,价值信仰教育本质上是知、情、意的统一,关键是情、意的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培育人们人本主义情怀和向往真理、追求真理的意志,方法上应重在教师的引导与学

6、生的体悟、践行。  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应成为师范教育本体的必要性  师范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关涉未来教师人本情怀、科学研究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形成,在根源上决定着未来教师履行职责的实效和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同时,加强师范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也是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应成为师范教育的本体,即应成为师范教育的根本指向。  师范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从根源上决定着将来履行教师职责的实效。师范教育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就教师的职责而言,教师担负着科学研究、发现真理、社会关怀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一方面作为一般知识分

7、子担负着科学研究、发现真理和社会关怀的职责。正如费希特所说:学者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他应当熟悉他自己的学科中那些在他之先已经有的知识他应当不断研究新的东西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5]教师能否自觉地、坚定地履行作为一般知识分子所肩负的科学研究、发现真理和社会关怀的职责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社会关怀情感。因为只有具有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社会关怀情感的教师才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怀的自觉性、坚定性,也才会拥有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怀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

8、,教师要能胜任和履行好教书的责任就必须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更新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