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ID:9647598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_第1页
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_第2页
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_第3页
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_第4页
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跳出了教育系统,分别就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四个领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本文将回到教育系统内部,分析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考虑到本课题的委托方和受众都是教育界从事国际教育的专家和内行,对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可能比笔者更为清楚,鉴此,笔者在此不作详细深入的探讨,仅勾勒几点与本课题有关的想法。  一、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有一批知名大学先后提

2、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和目标。遗憾的是,20多年过去了,中国内地的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似乎还有不少距离。当然评价过程中有很多衡量指标,我们在此仅涉及国际化这一个指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有关数据,笔者进行了计算,2009年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比例仅为1%①;上海外国留学生规模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2009年在上海普通高等学校中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比例仅为6.2%②。显然,中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如果将中国个别高校与外国个别高校相比,差距可能更大。例如,2008年,在复旦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研究生占研究生总人

3、数的比例为4.6%,是上海各高校中比例最高的,但与哈佛大学的35%、麻省理工学院的37%、斯坦福大学的33%、剑桥大学的52.8%和牛津大学的63%相比,显然差距还很大(见表1)。  中国香港各高校的外籍留学生也相当多,仅以香港科技大学招收的研究生为例,外国留学生就占了1/ 3[1],生源主要来自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区域的20多个国家。2011年5月23日,英国高本文由.L.收集整理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2011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建立仅20年的90后香港科技大学一跃登上亚洲第一的宝座,力压排

4、第13位和16位的建校百年的内地高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香港科技大学的突出成就与高度的国际化水平是否有关?这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同样,在杰出人才的培养上,中国大学的差距也很明显。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虽然培养出了一大批为选送国的建设作出卓越贡献、对华友好的优秀人才,但在国家元首、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各领域最高成就获得者中,却鲜见来华留学生的身影。曾有学者做过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现任国家元首中有95人有留学经历,其中留学法国的25人、英国21人、美国19人、留学中国的仅1人(短期进修)。在具有留学经历的现任国家元首中,亚洲、非洲国家的元首就占

5、了60多人,而他们主要留学于欧美国家。以英国为例,仅牛津大学就培养出包括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前首相布莱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内的数十位各国政府首脑;剑桥大学也培养了数位英国首相以及包括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内的多名世界政界精英。这两所名校还培养出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众多文化界、科学界名人④。我们希望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杰出人才从中国大学的校门走出。  二、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  自现代大学产生以来,为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职能,从最初的教学职能,随后增添了研究职能,最后延伸出服务职能,从而

6、形成了全世界认同和遵循的高等教育三大职能教学、科研与服务。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职能是随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逐渐扩展的。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伴随着全球化的滚滚浪潮,各国人民兴起了前所未有的跨国交流与流动,致使各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碰撞、交流、融合和创新。为促进各国民众的了解和理解,避免各民族文化在碰撞中产生误解和冲突,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界一些学者建议为高等教育增添第四个职能沟通。各国大学的校园是最适合、也是最有条件承担这一职能的场所。在各种社会组织机构中,没有一种机构像大学一样,能聚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有不同文化、国籍、民族、种族、

7、肤色、伦理、价值、宗教、传统、语言等背景的年轻人。正是经过共同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学生群体在一起交流不同的文化,了解和理解各自的民族习俗,使他们原本狭小的视野变得开阔,进而让彼此互相尊重、共同成长。而中国学生在同外国学生的交往中,借助对国外文化的理解与比较,可以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从国外文化中吸取灵感和经验,以达到融合与创新。因此,接纳外国留学生是促进世界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方法之一。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伊安莱斯利说:教育国际化让各国学生相互走动求学,从中发现文化的差异。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由于思维差异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就像基因,

8、多样性越大,品种越优良。生源多样性也一样。[3]这种多元化的氛围使大学当之无愧地承担起世界各民族沟通的职能。  三、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