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ID:9649816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肾病的疗效观察_第1页
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肾病的疗效观察_第2页
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肾病的疗效观察_第3页
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肾病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肾病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肾病的疗效观察作者:陈星华徐万纹尚永霞孙善华【摘要】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肾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48例缺血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护肾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肾动脉与主动脉PSV的比值、狭窄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降低、肾动脉与主动脉PSV的比值降低、肾动脉阻力指数降低(P<0.05),且肾功能有所恢复,而对照组以上

2、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杏丁注射液对肾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疗效明确,可以延缓缺血性肾病的进展。【关键词】杏丁注射液;缺血性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肾动脉显著的梗阻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并造成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称之为缺血性肾病。其病因包括肾动脉狭窄(RAS)、胆固醇栓塞、肾动脉血栓等。成年人缺血性肾病最常见的病因为RAS,包括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其中ARAS是西方国家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90%[1]。随着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最近研究表明ARAS也是我国RAS的首要病因

3、[2]。缺血性肾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未经治疗,很快就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在年龄>50岁的人群中,10%~20%的ESRD是由缺血性肾病引起的,仅次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病,是导致ESRD的第3位的病因。缺血性肾病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有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辅助检查的完善使缺血性肾病的早期诊断人数逐步增多,早期药物治疗也成为肾脏病学者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观察杏丁注射液对缺血性肾病的疗效,为延缓缺血性肾病的进展提供可能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4-01~2007-01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

4、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5~81岁,平均(59±11)岁,高血压病13例,冠心病7例,高脂血症4例,其中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脑梗塞4例,并除外出血性疾病。对照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45~77岁,平均(62±12)岁,高血压病14例,冠心病7例,高脂血症3例,合并脑梗塞5例,合并糖尿病3例。  患者的筛选人群:①伴或不伴有高血压: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近期出现或以前稳定的高血压突然恶化;经3种抗高血压药足量正规治疗后仍难以控制高血压;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5、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敏感,用药后血压骤降和(或)出现急性肾功能恶化。②肾功能不全:尿常规变化轻微(尿蛋白量少,有形成分少);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肾小管损害在先);肾脏渐进缩小,两肾不对称(长径相差1.5cm);腹部或腰部血管杂音。③反复发作肺水肿或心力衰竭。④伴发其他血管疾病,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60%)的诊断标准:肾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①收缩期峰值速度(PSV)≥180cm/min,并有狭窄后湍流;②肾动脉与主动脉PSV的比率≥3.5;③两肾之间的肾内(叶间动脉

6、)血流阻力指数(RI)差≥5%;④若在肾血管处未测到血流频谱,肾长径<7cm,则肾动脉可能完全闭塞。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降压护肾治疗。治疗组常规降压护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20ml(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020031),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观察期间均不使用他汀类药物。  1.2.2观察方法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开博通肾图检查,同时肾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肾动脉与主动脉PSV的比值、狭窄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所有患者肾

7、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均由同一名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排除患者肠道积气情况。  1.2.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对照组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后,肾功能有所恢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经杏丁注射液治疗后,BUN,Scr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超声下肾脏血流指数的变化对照组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后,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

8、SV)、肾动脉与主动脉PSV的比值、狭窄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经杏丁注射液治疗后,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肾动脉与主动脉PSV的比值、狭窄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