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ID:9651170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_第1页
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_第2页
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中药内服,每日2次;结肠灌注后中药保留灌肠2~4h至凌晨,15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结果中药治疗组62例患者与西药对照组20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肾衰有明显效果。【关键词】药物疗法;结肠灌注;护理我科既往应用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已取得一定疗效,于2006年引进结肠灌注透析仪,采取内服中药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此患者达

2、6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3例,女39例,年龄9~73岁,平均51.8岁。参照《肾脏医学》[1]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分期:Ⅰ期13例,Ⅱ期38例,Ⅲ期11例;原发病分类:慢性肾盂肾炎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11例,狼疮性肾炎1例,尿酸性肾病2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42例,西药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纳入观察前均已排除心衰、感染、容量不足等因素。两组病例的年龄及肾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3、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组患者取左侧卧位,用液状石蜡润滑肛管,置入肛门,然后将患者取平卧位,臀下垫一小枕抬高臀部,将肛管妥善固定,第一次注入高渗水1000~1500ml,保留20~30min,排净,第二次500~1000ml,保留10~15min,排净,第三次500~800ml,保留10~15min,排净,反复灌注1~2h,最后一次灌注后,嘱患者起床排便,再更换肛管(可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将已煎好的中药汤剂100~200ml缓慢注入直肠内,压力要低。中药汤剂配方一般由大黄、生

4、龙骨、生牡蛎各30g组成,根据病情再适当调整。灌肠毕,协助患者取膝胸卧位,嘱保持此姿势20~30min,灌肠液尽量在肠内保持2~4h或过夜,每晚临睡前1次,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予以1~2个疗程。再配以中药口服,方由黄芪12g,当归12g,丹参10g,大黄8g(后下),女贞子10g,黄柏10g,太子参12g,川芎10g,益母草10g,枣皮15g,旱莲草25g,大枣10g等12味中药组成,根据病情适当加减。煎汤至250ml,早晚口服,疗程为1~3个月。  1.2.2对照组服用活性炭5~10粒,每

5、日3次,或服用包醛氧化淀粉酶,每次5g,每日3次。  1.3观察项目  1.3.1症状、体征将倦怠、乏力、厌食纳差、恶心呕吐、水肿、皮肤瘙痒等6项症状体征,根据有无及程度分为轻、中、重4级,分为0、1、2、3分,于治疗前后每例累计平均积分统计。  1.3.2实验室检查主要观察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浓度变化。  2结果  2.1症状体征改善治疗组治疗前为(9.22±0.54)分,治疗后为(4.18±0.5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94±0.54)分,治疗后为(6.12±0.50)分。治疗

6、组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尤以厌食纳差,皮肤瘙痒好转最为显著。  2.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Scr增加30%,BUN降低50%;有效:症状和体征消失,Scr增加在5%~30%,BUN降低在5%~50%;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判定条件者。  2.3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42例中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20例中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4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4实验室

7、检查指标见表1。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护理  结肠灌注前排空大小便,灌肠液温度37℃~39℃,低于36℃会刺激肠壁,增加患者的排便感,药液难以保留。选择细导管,掌握好深度及压力,插入10~15cm。灌肠过程中缓慢注入药液,部分患者出现便意,嘱做深呼吸,同时按摩骶部,降低压力,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抬高臀部后得以控制。1例患者在灌肠过程中排便,给予重新灌肠1次,灌肠

8、时保持室温在20℃~26℃。操作时分散患者注意力,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易于导管插入。治疗中,边操作边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面色、神志、有无腹痛、恶心等情况,2例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及腹痛、恶心症状,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缓解,休息30~60min后顺利接受治疗。配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病情好转的病友与之交流,嘱患者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为饮食原则。避免过劳、过度利尿、腹泻、误用肾毒性药物,严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