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综合课课文《花中之王——牡丹》的篇章语言学分析

中级汉语综合课课文《花中之王——牡丹》的篇章语言学分析

ID:967203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中级汉语综合课课文《花中之王——牡丹》的篇章语言学分析_第1页
中级汉语综合课课文《花中之王——牡丹》的篇章语言学分析_第2页
中级汉语综合课课文《花中之王——牡丹》的篇章语言学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级汉语综合课课文《花中之王——牡丹》的篇章语言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级汉语综合课课文《花中之王——牡丹》的篇章语言学分析中级汉语综合课课文《花中之王牡丹》的篇章语言学分析  一、篇章  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关于篇章的概念,一直以来都有争议。国外学者中Halliday和Hasan(1976)、Quirk(1985)、Richards(1992)等认为text一词既可以指书面语言,也可以指口头语言;而Stubbs(1982)、Coulthard(1985)则认为text仅指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应该用discourse表示;还有语言学家如收集整理因此各抒已见。王宗炎(1988)、黄国文(1988)同意Halliday等人的观点,认为篇

2、章(text)既指书面语言,又指口头语言。刘辰诞(1999)采用Stubbs等人的观点,区分篇章(text)和话语(discourse)的用法,用篇章指书面语言,用话语指口头语言。胡壮麟(1994)则采纳ativity),如主位结构理论、述位、语句排列、实义切分法、信息度等;三是篇章的情景性(situationality),如语境、语用、就近原则、类比原则、情景组合理论等;四是篇章的词汇模式,如重复连结、重复矩阵、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五是篇章策略(textstrategy)和篇章类型(texttype),如模式、文体、连续体、叙事结构等;六是篇章的美学

3、功能(aestheticfunction),如语音系统、句法结构系统、语义系统、修辞等。  三、《花中之王牡丹》的篇章语言学分析  《花中之王牡丹》一文来自于赵新主编的、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8月出版的《中级汉语精读教程》。课文改编自郭榕的《花文化》,全文约1100字,属于说明文。文章的主题明确,是介绍被誉为花中之王的牡丹,因此从说明对象的角度来说,属于事物性说明文。由于该文是作为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的课文,文章的语言也不同于一般说明文较为平实的风格,而是加入了许多生动的叙事成分。文章共七个自然段,在第三、四、五自然段中介绍关于牡丹的一些传说时,充分地体现了

4、文章的生动形象。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引子,首先介绍了中国花卉的种类之多。从衔接和连贯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设计有两个作用,一是由花卉自然地引出下一个自然段开始的对牡丹的介绍,二是在数千种的基础上映衬了牡丹花中之王地位的尊贵。  第二个自然段是对牡丹的基本介绍,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这段提出牡丹的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和富贵花的地位,也是后边各个自然段具体内容所服务的中心所在。在这个自然段中,第一句牡丹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是该段的总体说明,后边几句的描写和说明也旨在说明这句的意思,而最后一句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对这段进行了总结。段中花朵大,香味浓,色彩鲜艳和

5、华丽高贵,姿态动人分别运用了摹状貌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给了读者更形象具体的描述。  第三个自然段的主体部分生动地叙述了唐朝武则天时代的一个传说,意在用这个传说说明牡丹的历史悠久和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由来,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段中几个连接词其中、因此、关于、本来、只有、反而、从此和但的运用使得衔接十分自然、连贯,介绍传说时运用了从前、唐朝时、有一年冬天、第二天将这个传说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叙述的清楚明白。  第四个自然段重点介绍了牡丹中最受人们喜爱的两个品种姚黄和魏紫。本段的第一句牡丹的品种有三百多个是全段的引子,然后作者用了最为一词引出了全段的中心。为使

6、姚黄的形象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在介绍姚黄的外形时连续运用了比喻和类比两种修辞方法。然后用据说一次引出了一个故事来说明姚黄名字的由来,使前后文自然地衔接起来了。随后介绍魏紫的时候,为了使文章不致啰嗦,以同样的表述既很好地连接了前后文,又把魏紫的形象展示了出来。本段最后以一句人们把这两个品种誉为牡丹花的王和王后总结了全段。  第五个自然段首先用早在唐宋时引出了全段,全段描写了唐时人们赏花的场面,并引用了刘禹锡和白居易的两句诗来证明和照应。  第六个自然段的前半部分围绕本段首句栽种起来却不容易进行说明,为求说明更有说服力,文章采用了七八年、每年、9~10月间等列数字的

7、方法。这部分的衔接主要是靠虽~却、不仅、既~又、如果~即使等复句进行连接。本段后半部分是说牡丹的花期短,用只有、没有、即使有三个词很好地这个长句连接了起来。  全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首先以牡丹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承接了上文,又以其根皮还可以入药引出了下文,首句的承上启下的运用是一种的衔接手段。随后以其、有、还可以将后面的部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本段连贯自然。  四、结语  总的来说,文章的主题明确,全文从牡丹的基本外形和别陈、种植历史、最受欢迎的品种、历史上的赏花场面、种植情况和花期、药用几个方面进行说明,语言准确而生动,衔接自然连贯,衔接手段的运用成熟合理,信息

8、和情景的展示合情合理。对于这个阶段的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