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183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ID:9687796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183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_第1页
183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183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83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标本接种于5%兔脱纤维血培养基及中国蓝培养基上,分离出可疑菌落;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作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从183例前列腺液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8株,阳性率为53.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5.9%,革兰阴性杆菌占7.7%,未见真菌;从药敏试验结果中发现前列腺炎主要病原菌对替考拉宁、奈替米星、亚胺培南等抗菌素有较高的敏感率,而对环丙沙星、氯洁霉素、培氟沙星/喹诺酮2G、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出现较强

2、的耐药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葡萄球菌是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感染的前列腺炎,首选抗菌素为替考拉宁和奈替米星,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前列腺炎,首选亚胺培南和氨基糖苷类抗菌素治疗。【关键词】前列腺液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科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而目前由于抗菌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甚至出现生物的变态反应,这给前列腺炎的诊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高明区人民医院2009—2010年门诊及住院病人的183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详细了解前列腺炎的

3、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提供了指导性意见。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1标本183例标本均来自本院2009—2010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每高倍视野白细胞数大于10个,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1.1.2培养基血琼脂、中国蓝琼脂购自浙江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1.1.3鉴定及药敏试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1.1.4质控标准参考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购自卫生部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1.2方法1.2.1嘱患者排尿后,常规消毒尿道口,按摩前列腺后无菌收集

4、前列腺液,30分钟内送检。1.2.2标本接种于5%兔脱纤维血培养基及中国蓝培养基上,36℃培养24~48h,分离出可疑菌落。1.2.3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作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2结果2.1细菌培养结果:从183例前列腺液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8株,阳性率为53.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5.9%,革兰阴性杆菌占7.7%,未见真菌。具体分布见表1。2.2药敏试验结果:从药敏试验结果中发现前列腺炎主要病原菌对替考拉宁、奈替米星、亚胺培南等抗菌素有较高的敏感率,而对环丙沙星、氯洁霉素、培氟沙星/喹诺

5、酮2G、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出现较强的耐药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前列腺炎病原菌中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S)和大肠埃希菌对10种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3讨论3.1由表1可见前列腺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与文献[1][2]报道一致。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达37.2%,可见凝固酶阴性球菌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7.7%)对前列腺有更强的致病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又以

6、缓慢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率为26.4%,其致病性与其产生大量粘质有关,粘质有助于延长缓慢葡萄球菌的感染病程,同时对机体的免疫应答起抑制作用,因此缓慢葡萄球菌引起的前列腺炎病程较长。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1.5%,也成为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作为条件致病菌的表皮葡萄球菌,其致病性与其表面含有大量细菌粘质因子有关[3]。3.2表2结果显示,MRSA、MRS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和MSS,且有多重耐药,这与MRSA、MRS的β—内酰胺酶产生率较高有关。治疗此类细菌感染时,应选用耐β—内酰胺酶药物或在不耐β—内酰胺酶的药物中加入本酶抑制

7、剂,以达杀菌目的[4]。药敏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喹诺酮2G等喹诺酮类抗菌素的耐药率较高,这与临床大量使用喹诺酮类抗菌素,致使大量的耐药菌株产生有关。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对氨基糖苷类抗菌素,如阿米卡星等耐药率也较低,这是由于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中的产诱导酶菌株有效[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