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

简论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

ID:9701021

大小:6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5

简论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_第1页
简论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_第2页
简论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_第3页
简论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_第4页
简论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论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族群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争论不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专家王辅世考证,瓦乡人的语言与汉语没有多大区别,其中部分不同的地方可能是古汉语的遗留,是汉语方言的一种。湖南师范大学的鲍厚星也撰文赞同。因此,在族属理由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瓦乡人的语言特征进行确定,把语言亲属关系的调查作为认定的关键,从而认定瓦乡人不是少数民族而是汉族。[摘要]从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五溪地区的族群关系及族群文化,可以发现,文

2、化同构是五溪地区族群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共同的语言、服饰、宗教、饮食等文化程式是其族群认同的显著标志。  [关键词]五溪地区;族群认同;文化同构  []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3.02.010  今天的“五溪”是指沅水中上游的五大支流,即酉水(酉溪)、辰水(辰溪)、舞水(潕溪)、巫水(雄溪)、渠水(樠溪)。我们以五条支流所达地区为经纬,依据地质地貌及地域文化的相似性,兼顾行政区划和地缘的完整性进行取舍,五溪地区指包括湖南省怀化市、湘西州、张家界市、邵阳市(部分),贵州省铜仁地区、黔东

3、南州,湖北省恩施州(部分),重庆市黔江区(部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柳州市(三江县),共65个县市区、约14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有49个民族,总人口近2500万人。  自古以来,五溪地区为多民族避难、繁衍、聚居之地,因此曾被称为历史的后院、避世的桃源,曾是巴人、楚人、华夏族人、百越人和濮人等古代族群的重要活动区域。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来那些古老的族群有的不复存在,有的迁出了五溪地区,有的被同化、融合于其他族群,有的发展为新的族群。如今的五溪地区是苗族、侗族、土家族和瑶族等族群的聚居地。这种族群构成是古代族群迁徙、交融

4、、整合的结果,是不同族群互动发展的产物。任何族群离开文化都不能存在。族群认同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文化认同是族群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也决定着一个族群是其所是。本文拟以五溪地区族群为例,从人类学的视角探讨族群与语言、服饰、宗教、饮食等文化程式的关系。  一、语言文化与族群认同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族群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重要纽带,它在某种程度上以符号的形式象征族群性。语言与其他文化符号不同,语言是最为稳定的、与民族自身关系密切但又有独立发展规律的系统,这个系统不仅维系着族群内部的交往,而且是维系族群认同的最明显成分,是

5、一个族群区别于另一个族群的显著标志。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语言与族群认同之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加,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族群关系,探讨族群认同,是一个不可缺失的视角。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得各民族传统文化流失速度加快,这引发了人们对以语言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的高度关注,使探究语言在族群认同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五溪地区各族群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且风格各异。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各民族文化交流加速,被同化的机率逐渐增大,这使独具特色的族群语言成了维系族群认同的基础。五溪地区居住着一群特别的人——瓦乡人。

6、“瓦乡人是指聚居在湖南沅水中游及其各支流沿岸的泸溪、古丈、永顺和沅陵、辰溪、溆浦的交界处被本土学者称为苗族支系的群体,在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与宋代朱辅的《溪蛮丛笑》等文献的记载中,瓦乡族群关系中的文化同构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人被称为仡佬人或蛮、僚人,其后有的称为苗人,到了近代人们根据其语言的‘聱牙佶屈’才称之为瓦乡人”。[1]瓦乡人究竟是汉族还是苗族,过去一直争论不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专家王辅世考证,瓦乡人的语言与汉语没有多大区别,其中部分不同的地方可能是古汉语的遗留,是汉语方言的一种。[2]湖南

7、师范大学的鲍厚星也撰文赞同。[3]因此,在族属理由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瓦乡人的语言特征进行确定,把语言亲属关系的调查作为认定的关键,从而认定瓦乡人不是少数民族而是汉族。当然,现在有的瓦乡人在民族政策的惠及下被改为苗族或土家族。事实上,认定归认定,在瓦乡人自己看来,他们是与汉族明显不同的族群,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话语系统,这种话语不仅外人无法听懂,就连同一地区的苗族、汉族也不懂。瓦乡人正是凭借这种独具特色的话语,固守着自己的一方世界。千百年来,这种话语既没有被汉语所同化,也没有被苗语所征服,瓦乡人依然在复杂的族群边界中固守着自

8、己的话语系统,通过语言符号维系着自己的族群认同。就算在推广普通话的今天,瓦乡人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说话方式。  二、服饰文化与族群认同  服饰通常被视作一个族群区别于另一个族群的重要外在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族徽”的作用。服饰这种文化符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目的,还具有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