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

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

ID:18590513

大小:5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9

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_第1页
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_第2页
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_第3页
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_第4页
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以直台村安置点的C氏婚礼为例摘要:文章以异地安置区直台村C氏婚礼为例,阐述婚礼是羌族传统文化展演的舞台,具有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以及以歌舞为媒介的特点,在保护与传承羌族文化及促进羌族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羌族婚俗促进羌族族群及中华民族认同的功能。关键词:羌族;婚俗;文化展演;族群认同节庆、礼仪类民俗文化强调的更多地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传统的脱离语境的文本分析在研究民俗文化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理查德·鲍曼建立了“表演理论”,在

2、这一理论中民俗文化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显著的事件参考文献(美)理查德·鲍曼.美国民俗学和人类学领域中的“表演”观[J].杨利慧译,民族文学研究,2005,(3):139.,强调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民俗事件发生的特定语境及表演的即时性与创造性,而非一个单向的、脱离特定情境的民俗事象。鲍曼的这一理论与涂尔干“将仪式看作是社会关系的扮演或戏剧性表现”的思想有共同之处。如格尔茨就认为,宗教仪式等社会行为是人的精神气质与世界观的象征性融合,仪式中包含着人的思想观念和情绪动机,因而可以视为是一种“文化表演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9.。笔者对羌族婚俗的分析正是在田野调查基础之上在这一“表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即将汉羌婚礼中的文化事项视为一种文化的展演。目前学术界关于羌族婚俗的文章并不多见,赵曦的《岷江上游羌族残存母系制婚俗谈片》从羌族婚姻形式入手,论证了羌族婚姻深深地烙着母系制的文化遗存,在服从父系制的要求之时,以复杂的形式回复自身。马宁的《羌族婚俗初探》(2004)通过对比性研究,分析了婚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王永正、王田的《释比经典“木吉卓”

4、及其羌族婚俗的表征》(2007)从“木吉卓”XIII所反映的羌族婚俗习俗中窥视其变迁的轨迹及婚姻观念。廖玲《羌族入赘婚俗及其伦理道德简论》(2007)对羌族入赘婚的类型、特点及盛行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深入挖掘这一婚俗类型所蕴涵的伦理道德观念。胡红的《人类学视野下阿坝羌族婚俗仪式中的唱词》(2011)对羌族婚俗仪式中的唱词进行了文化人类学的解读。龙大轩《羌族婚姻习惯法述论》(2012)则从习惯法的角度对羌族婚姻进行论述。以往学者对羌族婚俗的研究多是从婚俗的普遍性出发进行介绍与分析,为我们了解羌族婚俗及其文

5、化内涵提供了一定的场域。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将这场羌汉通婚中的古羌婚礼看作是羌族文化表演的舞台,认为不同形式内容的传统文化在“表演”中能够得到展示与发展,并对促进与增强羌族族群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的调查地点直台村(D区)位于邛崃市油榨乡南宝山,该村是“5.12”地震后由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搬迁过来的,这里海拔在700-2025米之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田廷广、周毓华.羌历年节日志——以“5.12”地震后直台村为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2011,(2):73.安置区内,大量村民外出打工、发展民族旅游、种植高山茶叶、猕猴桃等经济园林等,产业结构不断由过去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找副业次之”转变为目前“找副业为主,现代农业为辅,畜牧业次之”的基本经济模式。全村共有住户117户,总人口434人。搬下来之后已经有20户左右的羌族和汉族结婚,羌汉通婚的比率约占17﹪左右,远远超过了10﹪,羌族和汉族的民族关系在此“大致可以说是良好的”当两个民族集团间的通婚率达到10﹪以上,则他们的民族关系大致地可以说是比较良好的。参见,马戎主编.西方民族

7、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6.。一、作为一种文化展演的羌族婚俗异地安置后,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地缘、业缘等社会关系的扩展,现代化因素的影响等,古羌婚礼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已看不见,据访谈对象介绍,近年来村中举办的几场婚礼与汉族婚礼区别很小。笔者之所以选择C氏婚礼作为调研对象,主要是因为新郎的父亲陈学龙先生想借儿子婚礼之机,恢复古羌婚俗习惯,提高本民族“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一)婚礼的主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范·盖内普提出“过渡礼仪”的观点,将仪式过程划分为三个阶

8、段:分离阶段、边缘阈限阶段及聚合阶段。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维克多·特纳提出了“社会戏剧”的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发生于破裂、转折、调整行为及重新整合等可以观察到的四个主要阶段的社会行动。从范·盖内普到维克多·特纳,人类学的仪式研究开始转向了对仪式内部过程的关注,仪式过程包含结构的要素,也隐藏着更加隐秘的意义。邱莉芳、潘磊.民族认同在仪式中的凸显与强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1.文章将对婚礼过程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1.相识与相爱。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