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

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

ID:9708290

大小:6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5

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_第1页
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_第2页
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_第3页
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_第4页
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摘要】甲醛是室内空气中重要的污染源,其广泛,污染面广,释放过程缓慢而持续。日常生活中甲醛多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鼻腔是甲醛的主要沉积器官,肺内也有较高浓度的蓄积。呼吸系统作为甲醛侵害人体的首要靶器官,其在甲醛毒理作用下的表现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近年国内外研究者对甲醛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关键词】甲醛;神经源性炎症;呼吸系统甲醛(HCHO)是制造树脂、油漆、塑料、人造纤维的原料,特别应用于与人环境有关的各种装饰材料、建筑材料,医院、科研实验室也常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极易造成室内空气及环境的污染。呼吸

2、道吸入是甲醛进入人体的主要方式,研究甲醛在呼吸系统的吸收、沉积、转化及毒理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就甲醛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甲醛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甲醛对呼吸道具有刺激作用,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咽喉不适、打喷嚏,甚至引起咽喉炎、支气管痉挛等。由于刺激是一种主观反应,而动物本身无法表达对刺激的感觉和强度,因此只能采用一些间接的方法观测动物对刺激性气体的反应。研究人员将小鼠暴露于低浓度甲醛(2.4mg/m3)环境中,每天染毒1h,每周染毒5d,连续4周,并以甜橙油作为刺激条件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雄鼠对气味的恐惧反应增加,但雌鼠见未

3、有此类似反应[1]。童志前等[2]证实:在气态甲醛暴露的情况下受试动物呼吸器官中P物质(神经源性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含量与甲醛的暴露水平呈正相关。许多科学家曾对暴露于甲醛的部分人群进行了调查,这一部分人与正常人群相比,普遍存在呼吸道受刺激以及嗅觉功能改变的情况。Arts等[3]认为当甲醛浓度达到2.4mg/m3(2ppm)时即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甲醛对嗅觉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嗅觉敏感度降低。范卫等[4]对233名接触甲醛的木材粘合业工人(木材组)、94名病理科医师(病理组,其工作环境甲醛浓度明显高于木材组)以及62名非甲醛接触人员(非甲醛接触组)

4、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接触甲醛浓度愈高,嗅觉敏感度降低愈明显(P<0.01),病理组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较木材组和非甲醛接触组高,但是3组人员的嗅觉阈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甲醛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和对肺功能的损害  甲醛对呼吸系统的主要危害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体征发生率增加,如胸闷、咳痰、咳嗽症状等及罹患慢性鼻咽炎、气管炎、肺病的发病率增高,肺功能异常率也增高,且以小气道通气功能异常为主,提示甲醛接触者的肺功能损伤属于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5]。Franklin等[6]对居住于甲醛水平为0.6mg/m3(50ppb)或更高环境中的健康儿

5、童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儿童呼出气中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水平,这说明0.6mg/m3或更高浓度的甲醛即可导致呼吸道轻微炎症。研究者对接触甲醛的工人按工龄分组进行研究,发现肺功能指标异常有随工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工龄20a以上的,FEV1.0℅(第1秒时间肺活量占预期值百分数)、V50(最大呼气流速)、MM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均比对照组(无尘毒接触、劳动强度相似的某厂工人)低[5]。岳伟等[7]对30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和81例健康者在调整年龄、性别和吸烟等影响因素后,通过调查发现室内甲醛每升高1个单位(1μg/m3)其过敏性哮喘的危

6、险性提高了0.02倍。这说明甲醛浓度的升高和哮喘发作的危险性之间具有一定的剂量关系。Rumchev等[8]也证实长期暴露于甲醛环境中会增加小孩患哮喘的几率。李志刚等[9]的调查结果显示,甲醛作业岗位工人的肺纹理改变增多,但是与对照组(不接触粉尘、刺激性气体等有害因素的行政管理人员)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甲醛对呼吸道及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Ohtsuka等[10]研究表明,F344大鼠吸入20~27mg/m3甲醛后,其肺内细气管可发生变性、坏死、分层、鳞状化生等改变。杨玉花等[11]研究发现,大鼠吸入32~37 mg/m3甲醛

7、(4h/d,15d)后呈现急性肺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肺泡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实验采用的甲醛浓度比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甲醛浓度要高很多,加之种属间的差异,由此笔者认为对甲醛接触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所得结论更具参考价值。  3甲醛的致癌症现状  甲醛具有致突变性,国外学者对其致癌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Hauptmann等[12]跟踪观察了美国25 619名甲醛作业工人患鼻咽癌死亡的情况,结果发现鼻咽癌的RR(相对危险度)随着甲醛平均暴露水平、累积暴露水平、一次最高浓度和暴露工龄的增加而升高。Marsh等[13

8、]随访了某塑料厂7328名甲醛作业工人的死亡情况,结果发现甲醛作业工人患鼻咽癌死亡的危险性比其他工人增加了5倍。2004年6月国际癌症研究署公布甲醛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