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

简析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

ID:9721520

大小:6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6

简析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_第1页
简析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_第2页
简析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_第3页
简析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_第4页
简析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析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创意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8年过去,弹指一挥。立于2014元旦,回望2006元年,“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已由崭露头角变得司空见惯;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从方兴未艾变得蔚然成风。曾几何时,当我在软科学课题研究中,从一份英文原版资料里邂逅“CreativeIndustries”一词时,顿觉耳目一新,又感莫名其妙,于是寻根溯源、抽丝剥茧,决心弄个一清二楚。  

2、历经一番文献考究,特别是亲赴英国调研感受之后,猛然发觉“CreativeIndustries”作为布莱尔政府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绝不止于经济领域,更兼顾国家形象,是影响整个英国社会甚至关乎国际竞合的一个大手笔。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都有相当的借鉴作用,于是决定将“CreativeIndustries”理念引入中国并发扬光大,遂以绵薄之力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年度蓝皮书,至今已逾8册;近年又策划出版“创意城市蓝皮书”系列,以《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的形式更为详细地记录重点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

3、情况,现在已有北京、青岛、无锡、武汉、重庆、台北等城市加入。  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到《创意城市蓝皮书》,书名的变迁也反映了创意产业的中国化过程。这一过程中,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的纠缠不清成为贯穿始终的理论理由,并导致了统计口径的长期不协调。在此情况下,要从定量角度描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毫无作用。而涉及根本的这一理论理由,在经济飞速发展中,一直被束之高阁。然而,在发展8年之后,创意产业在中国各地的实践逐渐显现出理念层面的痼疾,因此,是时候对其做一次正本清源的梳理了。  创意

4、产业源自英国  试想,如果英国没有提出“CreativeIndustries”,中国现在是否会有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纵览8年来国内的数千篇文献,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千篇一律”,凡谈创意产业,无不溯及英国。然而,在“机械复制”未必一手的资料之余,有几人真正探源过布莱尔提出“CreativeIndustries”的背景呢?又有几人探寻过布莱尔为何没有沿用“文化产业”概念呢?同样的文化产业,法兰克福学派视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视角又有何差别呢?几年来人人都引用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每天创造

5、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又有几人曾经推敲过其中蕴含的统计性常识谬误呢?(实则翻译错误,参见《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澄清)。  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确是英国政府和学者较早提出且影响最大,但真正“忠实于原著”的中国学者并不多。因此,无论是谈中国创意产业,还是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重新审读英国的“CreativeIndustries”。  首先,从背景上看,英国的创意产业代表了新人、新党、新气象。  布莱尔1997年首次入阁拜相之前,在大选中打出的竞选纲领是“新工党、新英国(Bri

6、tainentforCulture,MediaandSport,DCMS,简称“文体部”)成立了“创意产业工作组”(CreativeIndustriesTaskForce),大力推进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区别此前18年的保守党执政理念和二战后工党政府造成的“英国病”,重振“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因此,创意产业肩负的使命对当时布莱尔的新政府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其次,从提法上看,英国的创意产业拥有自己的本初作用和深刻内涵。  英国文体部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创造财

7、富与就业的潜力,而潜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生成而实现”的产业。如此定义,更关键的是提法,从技术上既避开了法兰克福学派视角下的文化产业“贬义”色彩,又突破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文化产业“中性”色彩,俨然为文化产业套上了一层“褒义”的“马甲”。将“创意”作为英国传统文化产业谋求突破的全新理念,用前所未有的“创意产业”概念超越或者说是绕过了褒贬不一的“文化产业”。  第三,从成效上看,英国创意产业的示范效应显著,被效仿范围最广。  到布莱尔卸任时,英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同时,英国的文化软实力也随之壮大,

8、其中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2007年3月,布莱尔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演说指出,与10年前相比,英国的艺术和文化更加自信、更富有创意,也更鲜活了;而这应归功于国民的创新能力及公私共同资助艺术的混和经济模式。随后,英国文体部发布《文化与创意2007》(Culture&Creativityin2007)报告,以案例的形式总结了10年来创意产业的发展成果。报告显示:创意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超过了7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导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