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ID:9722827

大小:747.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5-06

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某县201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建设概要1.1项目背景及依据1.1.1项目背景高邮灌区(某片)始建于1955年,地处淮河下游,里下河腹部西侧,西沿里运河,南临子婴河,东与圩区毗连,北与淮安市接壤,灌区包括泾河、开发区等镇(区)全部及安宜、范水、曹甸、西安丰、黄塍、望直港、夏集、柳堡、小官庄、鲁垛等镇部分共12个镇(区),156个行政村,1765个村民小组,73.8万人口。灌区总面积91.12万亩,现有耕

2、地62.11万亩,其中灌溉面积43.08万亩。高邮灌区(某片)是里运河沿线大型灌区之一。经过五十余年的治理建设,灌区灌排渠系已基本形成,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促进了灌区的农业生产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农业的发展,以及灌区水情、工情、农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原有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不齐,老化失修以及运行管理等问题,工程效益下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水利设施不适应的状况越来越突出。某水务局组织编制完成《江苏省高邮灌区(某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

3、、《江苏省高邮灌区(某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底建设完成一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支斗渠砼衬砌6.8km,建设渡槽、渠首等各类建筑物32座。与骨干工程相比,田间工程存在问题较多,配套率较低,老化失修严重,田间沟渠淤浅普遍,基层管水组织薄弱,造成农田灌溉现以常规灌溉(漫灌)为主,灌溉定额大,耗水量多,用水高峰期常常造成下游的配水困难。为充分发挥高邮灌区(某片)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的综合效益,急需对沿线田间工程进行配套建设。2010年10月

4、18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10年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同意本项目申报立项建设。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1.2编制依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10年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渠道防渗工程技

5、术规范》(SL18—2004)、《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泵站技术改造规范》(SL254—2000)、《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计算规范》(SL278—200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等。1.2项目区经济社会简况及基本现状高邮灌区(某片)始建于1955年,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境内。地处淮河下游,里下河腹部西侧,西沿里运河,南临子婴河,东与圩区毗连,北与淮安市接壤。灌区内辖12个镇(区),总面积91.12万亩,现有耕地62.11万亩,其中灌溉面积43.08万

6、亩。灌区内辖泾河、开发区等镇(区)的全部及安宜、范水、曹甸、西安丰、黄塍、望直港、夏集、柳堡、小官庄、鲁垛等镇部分共12个镇(区),156个行政村,1765个村民小组,2009年底总人口73.8万,其中农业人口40.44万。本项目落实于灌区中部安宜镇境内,东至涧沟河,南临沿广公路,西临淮江公路(京杭大运河),北至新民大沟,主要涉及安宜镇贾桥、陈家、潘桥、刘堡等4个村,东西向平均长度5.0km,南北向长度4.2km,面积21.0,耕地面积2.2万亩。灌区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已有一定的基础。灌区已经形

7、成花木、粮油加工、水产、禽畜养殖、建筑等产业,但目前仍以农业经济为主。据统计,全灌区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43.08万亩,小麦41.0万亩,其他20.63万亩,复种指数为1.73,总产39.5万吨,水稻平均亩产500kg,小麦平均亩产330kg。2009年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48亿元,人均地区总值24375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9.44亿元,人均工农业生产总值14398元,农民人均收入7675元。项目区农田设施布局以朱马支渠为本项目区灌溉水源,新民大沟为外排水河道。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

8、项目实施方案,1)渠系布局斗渠灌排系统和农渠灌排系统均采用相邻双“非”的形式,斗渠间距为900-1000m,农渠间距为200m,田间工程采用横向布置,即毛渠布置与灌水沟、畦方向垂直,灌溉时,水从农渠经田间进水洞流入农田。2)排水沟系布局与渠系布局相对应,一灌一排,中沟间距900-1000m,断面标准:底宽2m,边坡1:2.0,沟深3m;小沟间距200m,断面标准:底宽1m,边坡1:2,沟深2m;毛沟间距100m,断面标准:底宽0.6m,边坡1:1.5,沟深0.8m。3)道路布局田间道路分为机耕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