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

ID:9722972

大小:6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06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_第1页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_第2页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_第3页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_第4页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一 引 言  牟润孙(1908-1988)自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任教于北京、上海等地中学与大学,1949年播迁海外,相继任台湾大学、香港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他一生博通经史,成就广泛,在海内外学术界尤其史学界享有盛誉。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一 引 言  牟润孙(1908-1988)自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任教于北京、上海等地中学与大学,1949年播迁海外,相继任台湾大学、香港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他一生博通经史,成就广泛,在海内外学术界尤其史学界享有盛誉。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一 引 言

2、  牟润孙(1908-1988)自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任教于北京、上海等地中学与大学,1949年播迁海外,相继任台湾大学、香港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他一生博通经史,成就广泛,在海内外学术界尤其史学界享有盛誉。  简析牟润孙经学史研究一 引 言  牟润孙(1908-1988)自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任教于北京、上海等地中学与大学,1949年播迁海外,相继任台湾大学、香港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他一生博通经史,成就广泛,在海内外学术界尤其史学界享有盛誉。  就笔者所见,有关牟润孙的传记资料与回忆文章,有李学铭《牟润孙

3、教授编年事略》与《乌台正学兼有的牟润孙教授》、关志昌《牟润孙》、牟小东《牟润孙的史学渊源》、逯耀东《心送千里忆牟润孙师》、陈万雄《由一封信说起追忆牟师润孙》等,对牟润孙的生平事迹与师承渊源、教学与治学经历、学术成就与特色有较为完整的述说和评析;专题研究论文有嵇义达《牟润孙的史学及其对清史的研究》、丘为君与郑欣挺《牟润孙教授的清代思想研究与意义》、黄馥蓉《牟润孙的学术与思想》,集中对其史学成就作了探讨。其实,牟润孙兼通经学,对经学史深有研究,李学铭即指出他治学强调经史互通,推崇他是一位兼通经史、以史治经、以经证史的史学家,黄馥蓉也认为牟润孙治学兼通经史,讲求经史

4、并重,在治史上具有以经治史、以史证经的特色,可惜正如李学铭所说留意牟先生学术成就的人,大抵会强调他的史学而忽略他的经学,迄今学界未对牟润孙的经学作专文讨论。为此,笔者不揆梼昧,撰述此篇,对牟润孙的治经成绩略加撮述,对他晚年关于经史关系的论说试作探测,希望能对他的经史之学有更深切的认识,对他的治学成就与特色作更准确地评判。  二 经学史研究的重要成绩  牟润孙一生在宗教史、政治史、经学史、学术思想史、史学史等领域均有探考,中华书局结集出版的《注史斋丛稿》,将他的研究论文分为经学、史学、清史、清代学术、宗教等类别,可见他的研究成果既博又约。其实,牟润孙的经学和经学

5、史研究成果,除经学类下所收9篇论文,还应包括清代学术类下的3篇论文,据发表年代,列目如下:1.《两宋〈春秋〉学之主流》(1951);2.《〈春秋左传〉辨疑》(1952);3.《宋人内婚》(1954);4.《春秋时代母系遗俗〈公羊〉证义》(1955);5.《释〈论语〉狂简义》(1956);6.《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1958);7.《论魏晋以来之崇尚谈辩及其影响》(1965);8.《从中国的经学看史学》(1972);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释义孔子理想中的德化政治》(1980);10.《王夫之顾炎武解〈易〉之说举隅经学史是史学的辅助科学例证》(1981);

6、11.《论朱熹顾炎武的注解〈诗经〉》(1981);12,《说格物致知》(1984)。  牟润孙自1951年正式发表治经成果,至1984年仍在矻矻穷经,用功既多,其成绩自然引人瞩目。他不仅对《论语》、《大学》、《公羊传》等经书的文句与义意有独到的解说,还对汉魏以来的经学变迁作了别致的探讨。以下试举数例,对他特别重要的几篇论文略加撮述。  其一,重诂经文,探求经典本义。《论语公冶长》言孔子困于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朱子解狂简为志大而略于事,释曰:夫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至是而知其终不用也,于是始欲成就后学,以传道于来世,又不

7、得中行之士,而思其次。以为狂士志意高远,犹或可与进于道也,但恐其过中失正,而或陷于异端耳,故欲归而裁之也。朱子综集前人之注,所说皆有来历,但牟润孙发现有两点显然不可通:一是将狂简指向人的行为,与下句斐然成章文义不贯;二是将此处的狂简与《论语子路》的狂狷、《孟子尽心》的狂简、狂狷混为一谈。他从《说文》入手,指出狂义为妄,简指书卷,狂简者,盖妄以己意著之简牒也,这种妄著简牍的做法,与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孔子取径不同,夫子述而不作,故于时人之妄作颇不取之。根据这一新诂,全句文意相贯,怡然理顺。他还细检孔注、皇疏均直称狂者,另训简为大,释作大道或正经,而何晏作集解

8、引孔注吾党之小子狂者衍一简字,于是用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