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

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

ID:9723582

大小:7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5-06

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_第1页
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_第2页
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_第3页
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_第4页
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自平王东迁中国历史便进入礼崩乐坏、天下动乱的春秋时代。各诸侯之间,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包括周王室在内的诸侯国内部君臣之间、世卿与大夫之间、贵族阶层与新兴地主阶层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也异常尖锐。为了维护政权或称霸诸侯,调解国内外的各类矛盾,于是各类规模不等、目的不同的盟誓此起彼伏,与春秋相始终。根据《左传》史料,自鲁隐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各类盟誓有250多次。这些盟誓活动70%以上直接或间接与各诸侯国之间的军事活动有关,其他的盟誓事件也大多与国内外军事和政治有关。  一、盟与誓文化内涵  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内涵与政治功能自平王东迁中国历

2、史便进入礼崩乐坏、天下动乱的春秋时代。各诸侯之间,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包括周王室在内的诸侯国内部君臣之间、世卿与大夫之间、贵族阶层与新兴地主阶层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也异常尖锐。为了维护政权或称霸诸侯,调解国内外的各类矛盾,于是各类规模不等、目的不同的盟誓此起彼伏,与春秋相始终。根据《左传》史料,自鲁隐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各类盟誓有250多次。这些盟誓活动70%以上直接或间接与各诸侯国之间的军事活动有关,其他的盟誓事件也大多与国内外军事和政治有关。  一、盟与誓文化内涵  从史料来看,盟与誓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礼记曲礼下》:约信曰誓,莅牲曰盟。意思是参与盟誓者用言语

3、约束叫作誓,面对神灵杀牲歃血缔结条约叫作盟。《说文》对盟的解释有两种:一是《说文》引用《周礼》所谓的国有疑则盟,也就是诸侯邦国之间有猜疑就举行盟誓。二是诸侯再相会,十二岁一盟。北面昭天之司慎、司命。盟,杀牲歃血,朱盘玉敦,以立牛耳。《说文》解释的盟包含不定期的为调解诸侯间各类矛盾而举行的盟;其二是定期的盟,也就是《左传昭公十三年》所谓的诸侯再会而盟以显昭明。(下文所有引自《左传》的史料,皆省略《左传》二字)至于誓,《说文》曰约束也,也就是发誓者表示不食言的话都叫誓。从《左传》史料来看,盟与誓具体的文化内涵有所不同:凡是标明誓仅有14次,而且都不歃血;其他都叫盟,歃血为盟。无

4、论是庄公与孟任的割臂、楚昭王与随人割心取血也为盟。誓既可是一两个人间的发誓许诺,也可以对另一个人发誓。有时发誓既可以对神灵、祖先等,也可不用神灵约束。如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即将回国,其舅兄弟子犯曾在流亡中多次冒犯他,怕报复,打算离开,重耳对子犯发誓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白水就是乞求河神为证。又襄公十八年,晋州卓射伤齐勇士殖绰,州卓要求殖绰停止反抗投降,否则杀死他。殖绰要求其私誓,州卓誓曰:有如日。就是太阳之神作证。有的个人间的誓就连神灵来约束和监誓也不需要。如鲁隐公元年,郑庄公打败图谋篡位的母弟共叔段,痛恨偏向其弟的母亲姜氏,将她安置在城颖,其实是变

5、相流放,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又如鲁昭公六年六月,楚弃疾出使晋国经过郑国,对郑国君臣很尊重,严加约束随从人员,禁刍牧采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不抽屋,不强匄。并誓曰:有犯命者,君子废,小人降。显然,盟与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约束性的言辞,誓可以视作简单而不规范的盟。而盟虽说极少数情况下程序简单类似于誓,但绝大多数的盟与誓相比要庄严、隆重和复杂,涉及的文化内涵也更丰富。由于誓的事例不多且本质上又有与盟相似的一面,即使是《左传》史料也常常将盟与誓混而为一,谓之曰盟誓。下面依据《左传》史料重点描述盟的文化内涵。  (一)盟的参与者:盟主、盟员、执牛耳者等  从《左传》史料来

6、看,无论是诸侯间会盟、还是诸侯国内君臣之间的盟誓,任何一次隆重规范的盟誓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一是盟主,也就是盟誓的召集人,尊王攘夷的领导者,违反盟约的讨伐者,诸侯争端的评判者,也是盟员保护伞,有时盟主也是盟员内政的干预者等。盟主当然是盟书内容的决定者。盟主除了具有强大的军事影响力,有的如齐桓公、晋文公和春秋末期的勾践都曾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受到周天子册封,为诸侯霸主。如僖公九年齐桓公在葵丘会合诸侯盟誓,周襄王亲自派周宰公前来赐胙,确立其霸主的地位;而僖公二十八年夏,晋文公在晋楚之间城濮大战后,在践土盟会,率领诸侯朝见天子,被周襄王册封为霸主。南方楚国霸主地位则是靠军事实力并与

7、晋国长期进行的军事和外交斗争确立的。另外,春秋晚期吴王阖闾和夫差父子的霸主地位以及秦霸西戎也是如此。  二是盟员,也就是盟主追随者,是指盟主以外的其他成员,爵位不一,国土面积大小不等,军政势力也不同。在诸侯争霸的盟誓中,参与者有的是盟主的忠实追随者,如鲁、卫、宋、曹、狄、邾等基本上是晋国的追随者;有的是战败后的归顺者,如楚国的追随者如随、越、唐、蔡、巴等;有的则摇摆于晋楚之间,如郑、陈等。有的虽然不归附于盟主,但可以成为盟主争霸的支持者,如齐大多顺服并支持晋国,而秦在晋文公死后,则成为楚国争霸的主要盟友。诸侯盟誓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