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ID:9726490

大小:6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6

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_第1页
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_第2页
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_第3页
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_第4页
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皖北地区地处安徽省北部的淮北平原,包括淮北、毕业论文代写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淮南6个市,国土面积占安徽省近三成、人口占四成多,城镇化发展速度较缓慢,农村人口比重明显高于全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拉大了自身与全省的差距。“2001—2003年,皖北地区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比全省慢3.2个百分点,

2、一方面使得皖北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份额继续下降。2003年与2000年相比,皖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份额由30.5%下降到28.4%。”①教育也因经济滑坡面临诸多问题,发展也相对滞后,人口素质较低。“以人口文化程度为例,2003年皖北地区每10万人口拥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有710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168人,拥有大专文化程度的245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015人”①。有鉴于此,加快皖北教育发展,提高皖北人口文化素质,促进皖北经济发展,已迫在眉睫。近几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大批出现,教育又面临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

3、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1]    我们对皖北各市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了确保调研的效度和信度,分别从皖北各市选取农村初中或小学3所,共18所,每所学校随机抽3个班,共54个班级,总人数3255人(其中初中生2199人、小学生1056人)。据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留守儿童约占75%,占在校生的绝大部分。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类型及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类型    (1)单亲监护型    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52.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

4、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    (2)祖辈监护型    父母均外出打工,子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祖辈监护的占40.5%。主要特点:在监护的过程中,一般注重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很少从精神、道德上进行管束和引导;由于祖孙年龄相差一般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是文盲,因而无论是在体力还是在智力上都难以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    (3)亲朋监护型    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类型。这种类型约占留守儿童的4.7%。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

5、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    (4)自我监护型    孩子自我管理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这种类型约占2.3%,一般情况下孩子年龄在14~16岁,多为初中或高中学生。主要特点: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类留守儿童由于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发生问题较多。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监护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6、一是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单亲监护人无论是父亲或母亲、祖辈,还是亲朋好友,都把监护的重点放在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出事上,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二是监护人精力不够。由于忙于生产、生活,没有精力对孩子进行教育。三是监护人教育能力低下。特别是祖辈,由于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落后,明显存在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现象,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品行、身心发育、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    (1)思想品行问题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

7、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2)安全防卫问题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