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

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

ID:9729682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6

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_第1页
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_第2页
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_第3页
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_第4页
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  Abstract:ObjectiveToofferabasisfortheidentificationandutilizationofRadixRosaDavuricum.MethodsTodistinguishitbyitssourceandproperty,microscope,physicalandchemicalcharacteristic.ResultsThepharmacognosytheorysystematicallyofRadixRosaDavuricume.ConclusionThemethodcanbeusedtoco

2、ntroltheRadixRosaDavuricumquality.  Key;Source;Property;Microscope;PhysicalandChemicalCharacteristic;Identification  山刺玫根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RosadavuricaPall.的根,又称野玫瑰根。产于长白山区各市县,分布我国东北、华北[1],具有止血及广谱抗菌作用。用于治疗经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胃功能失调、膀胱炎和肾炎等。并见山刺玫根煎剂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报道[2]。  经查阅国内外文献可知,过去对山刺玫的研究多集

3、中在对山刺玫果的研究,而有关山刺玫根的研究报道很少,已有报道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制剂工艺方面,未见有关生药学方面的报道。本实验首次对山刺玫根进行了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并系统地对化学成分做了预试,结果显示山刺玫根中含有鞣质、三萜皂苷、有机酸、黄酮、氨基酸、蛋白质、还原糖、酚类、蒽醌、生物碱、强心苷类成分,与文献报道[3]相符,为山刺玫根的鉴定及建立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1材料  1.1药材原料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RosadavuricaPall.的干燥根,于200605采于吉林左家。地上部分经我校药用植物教研室张景龙教授鉴定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Rosadavur

4、icaPall.。  1.2仪器与试剂XSZHS7光学显微镜;KTC921EC彩色摄像机(北京杰伟世视音频设备有限公司);LEICACM1900冰冻切片机(德国);FZ102型植物粉碎机(河北黄骅市振兴电器仪器厂);硅胶G(160目~2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苏丹Ⅲ;间苯三酚;浓盐酸;氯化锌碘;石油醚;正丁醇;氯仿;醋酸乙酯;甲醇;乙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95%医用酒精。  2方法  2.1横切面制片取新鲜药材不同部位,用冰冻切片机切成3~5μm的薄片,用间苯三酚-浓盐酸试液、苏丹Ⅲ试液、氯化锌碘试液等进行染色,做成临时制片。  2.2粉末取药材洗净,

5、烘干,将干燥后的药材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髓部分离,分别粉碎过80目筛;另取干燥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  3原植物形态及鉴定  3.1原植物形态山刺玫为落叶灌木,高1~1.5m。根粗长且坚硬,暗褐色。枝暗紫色,小枝及叶柄基部常有成对的皮刺,刺弯曲,无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宽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cm,宽0.8~1.5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近中部以上有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灰绿色,有白霜、柔毛和腺体;托叶大部分附着于叶柄上,边缘、下面及叶柄均生腺毛。花单生或2~3朵聚生,径约4cm;花梗有腺毛;萼片5,狭披针形,先端有时散生腺

6、点,宿存;花瓣5,深红色,全缘,有香气;雄蕊多数;雌蕊多数,包在坛状花托里。蔷薇果球形或卵圆形,径1~1.5cm,红色,内含多数瘦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1]。见图1。  图1山刺玫原植物图(略)  3.2性状鉴定山刺玫根呈圆柱形,常弯曲,直径0.5~3cm。顶端多常有残留的茎基,表面暗褐色,粗糙,具多个细根或细根痕。木栓层易脱落,脱落处呈黄棕色或红棕色,具纵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薄,黄棕色,木质部较大,浅黄色或浅棕色,具放射状纹理,髓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见图2。  图2山刺玫根性状图(略)  3.3显微鉴定  3.3.1横切面木栓

7、层细胞多列,黄棕色。栓内层为数列扁平细胞。韧皮部间隔有木化纤维束聚集,壁甚厚。形成层不甚明显,呈环状。木质部占大部分,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均木化。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周围薄壁细胞较少,多为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宽1~10余列,其中部分薄壁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髓部较大,部分细胞纹孔较明显。个别侧根韧皮部纤维散在或聚集,中央无髓。  图5薄壁细胞(×400)(略)  3.3.2粉末棕黄色。木纤维几乎无色,成束或单个散在,壁厚,胞腔较大,有稀疏圆形纹孔。直径10~20μm。韧皮纤维黄色,成束或单个散在,壁甚厚,胞腔较小或不明显。直径10~30(~4

8、0)。木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