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

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

ID:9730522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6

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_第1页
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_第2页
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_第3页
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_第4页
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_第5页
资源描述:

《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  摘要介绍了绿盲蝽对春季名特茶的危害特点,分析了其严重危害春季名特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为溧阳南部春季名特茶主产区茶树绿盲蝽的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盲蝽;危害原因;防治对策;江苏溧阳  1危害特点  1.1范围广,面积大  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区域内有以福鼎大白、浙农系、安吉白叶茶为主的茶树面积2000hm2。据调查,春茶期间绿盲蝽发生危害的茶园1400hm2,其中700hm2茶园受危害严重,每个茶树品种都有绿盲蝽发生危害。  1.2第1代虫严重影响春季名特茶产

2、量、质量与经济效益  春茶采摘结束时对绿盲蝽发生茶园中的被害芽叶进行调查,发现被害芽叶占全部首轮春芽(由采摘后留的梗枝数计算)的10%~40%,并且每芽叶上有多个褐色斑点穿孔。绿盲蝽若虫和成虫用刺吸式口器较粗的口针在茶树芽及芽下第1叶上刺吸汁液,首先造成幼嫩叶出现褐色斑点,随芽叶生长进而出现穿孔、破损、扭曲畸形,不仅影响茶树新梢正常生长,而且直接危害收获对象鲜叶,直接减少茶树的经济产量。被害芽叶被误采混入正常鲜叶会直接影响茶叶叶底的匀净度和色泽,降低茶叶品级。该地区春季名特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年茶叶的70%~100%和80%~100%

3、,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年茶叶的经济效益。  1.3第2代及以后各代对夏秋茶危害较轻  第2代及以后各代绿盲蝽在少部分茶园发生,发生茶园的芽叶被害率在5%以下。尽管绿盲蝽对夏秋季节茶树生长的危害不是很大,对夏秋茶的危害也远低于春茶,但其卵越冬后对翌年的春茶有潜在的严重危害性。  2对春茶危害重、夏秋茶危害轻的原因  2.1农药对越冬卵无毒杀性  绿盲蝽以产于茶树未木质化嫩梢和茶园内外豆科植物嫩皮组织中的卵越冬,冬季低温与现有农药均杀不死卵。  2.2第1代虫发生期与名特春茶采摘期基本吻合  绿盲蝽是该地区茶树所有害虫中较早发生并首

4、先严重为害茶树的害虫。其越冬卵在气温11~13℃、空气相对湿度80%~90%时开始孵化,气温15~25℃、空气相对湿度80%~90%时最适宜发生[1]。该地区对应于以上气候条件的时间是3月底至5月中旬,而3月20日前后至5月上旬是名特春茶生产期,第1代若虫成虫期与名特春茶采摘期基本吻合,很容易对名特春茶造成危害。  2.3茶叶质量安全限制施药防治  由于第1代绿盲蝽发生期与名特春茶采摘期基本吻合,并且是春茶开采在先,绿盲蝽随后发生。同一茶园内几乎需要每天采摘鲜叶,无论哪种对绿盲蝽有防治效果的农药,按正常有效浓度在茶树上使用,安全间隔

5、期短则3d长则10d,为了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名特春茶采摘期内难以或不能施用农药防治绿盲蝽。另外,绿盲蝽对波、光、色无明显趋性,无法用波、光、色进行物理防治。性诱剂只对雄成虫起作用,不能降低当代正在危害的虫量,并且性诱剂多数用于害虫测报,不直接用于害虫防治。  2.4绿盲蝽雨天取食危害更严重  雨天空气湿度大,适宜绿盲蝽全天取食危害,而在雨量稍大的雨天无法采摘鲜叶,造成大量鲜叶被危害。久晴遇雨后的温湿度极利于绿盲蝽发生,也极利于茶芽的萌发,形成茶芽萌发洪峰,未及时采摘的芽叶常被危害。  2.5绿盲蝽昼伏夜出危害的习性具有隐蔽性  绿盲

6、蝽白天常栖息于茶丛内部,在空气湿度大的夜间到清晨爬上树冠表面取食。茶芽的萌发展开在白天夜间是连续的,个别晴热天茶芽在夜间伸长展开速度大于白天,夜间萌发的芽叶在第2天采摘前就被危害。绿盲蝽昼伏夜出的习性也经常让不了解其习性的人误以为害虫在危害后已无踪影,因此不需再施药。  2.6成虫体壁坚硬,抗药性强  茶树绿盲蝽是鞘翅目害虫,坚硬的胸背板和革质化的前翅基半部构成了绿盲蝽成虫坚硬光滑的体壁,农药在虫体壁上张力大,展布粘着性差,也难以透过虫体壁进入虫体内,触杀型农药对绿盲蝽成虫杀伤力不强。  2.7世代重叠严重,难以防治彻底  绿盲蝽越

7、冬卵孵化期长达1个月,若虫寿命10多天,成虫寿命1~3个月,每只雌成虫产卵数十到数百粒,产卵期持续1个多月[2]。第1代后就世代重叠严重,虫态虫龄复杂,现有农药难以杀死其产于植物组织中的卵,不能防治彻底。  2.8防治方法不科学  调查发现,许多茶农没有在各代虫的若虫初期进行防治,用药品种也具有盲目性,没有选用对绿盲蝽敏感的内吸型农药。  2.9防治其他害虫的农药使用量减少,降低了对绿盲蝽的防控力  调查发现,上一年其他害虫较少的茶园,由于用药少,下一年绿盲蝽发生量增多,这是因为在防治其他害虫的同时也客观上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绿盲蝽的发

8、生。  2.10成虫迁出迁入茶园的特性  从第1代成虫开始,多数成虫有陆续迁出茶园的习性,以致夏秋季节茶园内绿盲蝽虫口减少,对茶树危害轻。最后一代成虫又迁入茶园产卵越冬,为害翌年春茶。  3防治对策  3.1越冬卵孵化前除草杀卵  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