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ID:9734001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7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_第1页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_第2页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_第3页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_第4页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摘要: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的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在当前构筑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值得关注,因为“留守儿童”由代写博士论文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并会使他们形成一股“反学校文化”。可以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程度。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反学校文化”;心理健康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像安徽、河南、四川这样的

2、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都在一千万人左右。按照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或由祖父母和亲戚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失,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十分需要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加以关注和解决。    一、“留守儿童”的非正常社会化: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使然    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

3、成员资格,发展自己社会经验的过程,即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儿童时期是个人初始社会化的阶段。对每个人而言,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留守儿童”中除母亲没有外出而亲自抚养的以外,绝大多数是由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这些隔代直系亲属来抚养的,这种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正常社会化。    1•家庭互动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有关调查显示,尽管有86•8%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11•

4、;3%的父母半年以上才联系一次。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仅一年返家探亲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这种家庭互动缺失的背后,潜藏着亲子关系的危机和亲子感情越来越淡薄。我们知道,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因此,家庭互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化和成长。    2•家庭教养方式的异化影响了“留守儿童”社会化    有些在外务工父母为提高孩子的生活水平和学习条件,经常给家里寄钱、寄物供自己的孩子使用,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身着时装,大把花钱,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5、和享乐主义人生观,背离了学校对孩子所进行的艰苦奋斗的思想品德教育。另外,也有些家长认为不管学历高低,将来都要外出打工,因而认为读书无用,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还有不少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聪明,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这种心理潜移默化地带给了孩子,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也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没读什么书同样能天南地北挣钱,就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1]这使得他们过早加入了流动人口大军,放弃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    3•单亲或隔代家庭影响了“留守儿童”社会化    在我国,因“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男人外出务工居多,故留守儿童只能与母亲

6、一起生活。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承担着抚养、监护、教育未成年人子女的义务。但在单亲家庭,留守父亲或母亲的农活相对要更多更累,他们被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和家庭事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整日身心疲惫,对孩子的照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儿童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甚至缺乏起码的父母情感的关怀和呵护,受到父母文化和思想教育的机会远比普通孩子少,结果是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正常社会化。    “留守儿童”除了生活在单亲家庭外,大部分生活在隔代家庭。有调查显示,有34•9%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2]这就产生了农村的隔代教育问题。爷爷奶奶或外公

7、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有不少人甚至是文盲,因此,无论是认知代沟还是心理代沟都比较明显,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祖辈都难以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时代的巨大差异,又使之不能在日常的生活接触中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人格的培养,所以相比较而言,祖父母、外祖父母因年龄、经济、认识和素质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隔代教育比单亲家庭教育更不容乐观。他们有的漠然,对孩子放任不管

8、;有的溺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