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

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

ID:9734565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7

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_第1页
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_第2页
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_第3页
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_第4页
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一、公允价值出现的背景及其概念  (一)公允价值出现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和规范,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的兴起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股东,更想了解的是关于企业当前经营状况和未来经济前景的信息,也就是更有用的会计信息来帮助其进行投资决策。同样,债权人、潜在投资者也需要更有用的会计信息来帮助其进行决策,这就要求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逐渐转向决策有用观。决策总是针对尚未发生的业务,是面向未来

2、的,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反映的会计信息往往面向过去,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在反映经济前景方面更是无能为力,相关性较低,这就要求会计计量必须改善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体系,从而能够提供兼顾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信息。  以前,会计学概念的资产与经济学的资产是不相同的。会计学资产通常按取得时的成本计量,资产的价值就是资产的交换价格。经济学资产则按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计量,也就是说,会计学资产建立在面向过去的成本基础之上,经济学资产则建立在面向现在和未来的价值基础之上。后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1980年发布的

3、第三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认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这说明FASB已经接受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特征,这种观念也逐渐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显然,在会计学资产概念向经济学资产概念靠拢之后,继续大范围地使用历史成本来计量这种以面向现在和未来为特征的资产已经不合适宜。  70年代以后,衍生金融工具迅猛发展,根据合约类型,可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这四种类型。以远期为例,由于其交易要在将来某一时刻才能履行,而历史成本只能计量已经发生的交易,所以远期按历史成本无法计量,只能在表外披露。更重要的是,在远期合约的有效

4、期内,合约价值会随着相关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变化,但历史成本一旦入账后就不再变动,因此,不能即时反映远期合约的价值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风险,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会导致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受到影响。  总之,会计目标的转变、经济学资产和收益概念的影响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需要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计量属性,可以提供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的出现,为会计计量创造了可能,尤其是面对衍生金融工具只有用公允价值计量才能对其准确确认和计量,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  2003年,国

5、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C,现在的IASB)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三十九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对公允价值做出了如下的定义: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2006年9月FASB发布的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会计主体所在市场的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支出的价格。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些定义虽

6、然具体措辞不同,但都强调公允价值产生的平台是公平有序的市场交易,即交易的参与者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交易对象,参与者彼此熟悉,交易过程中双方尽可能信息对称;都体现了交易的非现实性,即并非只有进行现实的交易,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要进行买卖才能产生公允价值;都未规定市场的活跃程度,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既可以产生于活跃的市场也可以产生于不活跃的市场。总的来说,公允价值实际上就是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或负债能被市场所广泛认同的价值。  二、公允价值的优势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基石会计目标的影响

7、  会计目标决定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有什么样的会计目标,就要有什么样的会计计量属性与其相适应,以提供有助于会计目标实现的会计信息。反过来,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运用也会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与会计目标相匹配的计量属性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而不适宜的计量属性就会阻碍会计目标的实现。  目前比较流行的会计目标理论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结合,即会计信息要既能反映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又有助于投资者作出经济决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会计人员选择一定的计量属性提供既可靠又相关的会计信息。人们向来认为公允价值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性

8、较高,但公允价值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却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从理论上看,就公允价值本身的定义来说,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资产和负债就是如实地反映了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但在实际操作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却存在很多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