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

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

ID:9735971

大小:6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7

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_第1页
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_第2页
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_第3页
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_第4页
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一、康德目的论的含义及特征  康德在其第一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哲学就是有关一切知识与人类理性的根本目的(teleologiarationishumanae)之关系的科学;其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就是关于目的论的。可以说,目的论是贯穿康德批判哲学始终的,并且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到底何为康德目的论,它有哪些基本特征?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目的论(teleology)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telos是宇宙中每一个事物各自趋向的终点(

2、end),而事物朝向终点的运动是有助于提升该事物的幸福或促进它更好地生存的状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目的因(finalcause)是与telos几乎等价的概念,二者通常被当作同义词使用。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事物运动的四种原因,即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其中形式、动力和目的常常可以合而为一,因为形式和目的是同一的,而运动变化的根源又和这两者是同种的(《物理学》198a25)。对于目的与形式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还进一步谈到:既然自然有两种涵义,一为质料,一为形式;后者是终结;其余一切都是为了终结,那么,形式该

3、就是这个目的因了。(《物理学》199a30)康德的目的概念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这从他对目的、合目的性概念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康德说:既然有关一个客体的概念就其同时包含有该客体的现实性的根据而言,就叫作目的,而一物与诸物的那种只有按照目的才有可能的性状的协和一致,就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简单地说,所谓目的,就是一个客体之所以为该客体的现实性的根据,这个现实性的根据不在客体之外,而就在客体的概念之中。这里的现实性的根据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事物的幸福状态,或有利于促进事物更好地生存的状态。  不过

4、,康德目的论也具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目的论的特征。首先,康德目的论是调节性的而非构成性的。纯粹理性预设的三个基本理念(即自由、灵魂和上帝)就是目的,它们是理性为经验知识的建构提供范导原理而预设的。康德说:这种预设如果它是构成性的,那就远远超出了迄今的观察能够使我们有理由达到的范围;因为从中所能够看出的是,这个预设只不过是理性的一条调节性的原则,为的是借助于那至上的世界原因之合目的的原因性这个理念,并且好像这个原因性作为最高的理智按照最智慧的意图就是一切东西的原因一样,去达到最高系统的统一性。这就是说,

5、纯粹理性的理念不是用于建构具体的知识,而是用于引导具体知识的建构,因此这些理念是调节性的而不是构成性的。  其次,康德目的论是内在目的论而非外在目的论。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它们分别讨论自然美和自然目的。关于自然目的论,康德进一步把它区分为相对的合目的性(即外在的合目的性)和内在的合目的性。前一种合目的性主张,一个事物的存在是其他事物存在的手段,例如草的存在是给牛吃的,牛的存在是给肉食动物吃的,等等;后一种合目的性主张,一个事物的存在本身就是目的,例如一件艺术品

6、自身就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康德认为他的目的论属于后一种即内在目的论。  第三,康德目的论是先验目的论而非经验目的论。在第一批判中,康德把一般理念和先验理念区分开来。前者是具有经验性质的理念,柏拉图的某些理念如桌子、石头的理念就属于这种类型;后者才是康德所理解的理念,它们包括自由、灵魂和上帝。需要指出,先验理念虽然是先验的,但它同先验范畴有所不同,先验范畴直接与经验打交道,而先验理念只能间接与经验打交道,即只能起调节性作用而不能起构成性作用。而且,先验理念本身也只能用作经验知识的调节性原理,当我们超出

7、经验基地之外来使用它们时,就会犯超验的错误。  既然康德目的论具有调节性、内在性和先验性的特征,那么这样的目的论便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人的烙印,而不是像以往目的论那样将目的外在化、实体化,成为独立于人甚至与人的心灵能力或机能无关的目的论。  二、康德目的论与功能系统论  功能系统(functionalsystem)属于系统论中的一个概念。由于功能系统的功能总是相对于人的目的而言的,因此功能系统论与目的论密切相关。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说道:目的论和方向性的概念过去似乎

8、在科学的范围以外,似乎是神秘的超自然的或拟人的活动力量场所我们的观点的特色是把这些方面严肃地看作合法的科学课题。  事实上,康德目的论中确实蕴含丰富的功能系统思想。尽管康德并没有明确提出功能系统这一概念,但却提出了许多与功能系统非常接近、甚至完全等价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康德对这些概念的论述中了解康德目的论与功能系统论的关系。康德谈道:关于自然按照目的而结合和形成的概念,在按照自然的单纯机械作用的因果律不够用的地方,倒是至少多了一条原则来把自然现象纳入到规则之中。因为我们在印证一个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