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

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

ID:9739496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_第1页
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_第2页
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_第3页
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_第4页
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论文关键词:入学费 教育券 基础教育财政 教育公平  论文摘要: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及政府主管教育的公共部门有效地筹措、分配、使用和管理各种教育资源的经济行为,对促进教育公平发挥着重要功能和作用。教育财政政策的变革本质上也是对于教育公平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入学费、教育券作为不同历史阶段基础教育财政领域的变革产物,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财政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努力。    教育公平既是一个现实的话题,也是一个历史的选择。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一直伴随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寻。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各国政府,都在以各自的方式

2、呼唤和实践着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长期和大规模的行动,政府的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的态度和行动直接影响教育公平的进程。政府对于教育公平的重视和推动可以从不同领域进行解读。从经济领域来看,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及政府主管教育的公共部门有效地筹措、分配、使用和管理各种教育资源的经济行为,发挥着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功能。教育财政政策变革的本质也是对于教育公平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入学费(限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券作为不同历史阶段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变革的产物,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财政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努力。    一、入学费: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

3、向起点公平    入学费既是一个大众关注的日常话题,也是基础教育财政领域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入学费与教育投入、教育经费等问题直接相关。谁来承担学费、如何确立学费的额度、学费缴纳的多寡等都是基础教育财政不容回避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从引起关注并受到重视直至日益完善对于基础教育财政而言却是一段较为漫长的历史。  只有当政府用公共资金兴办教育,并且采用经济手段干预教育发展的时候,教育财政才会产生。这说明,当国家不过问基础教育的发展时,是无所谓基础教育财政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各国政府开始过问基础教育的原因、时间和推进方式都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经历了3个重要

4、阶段。第一阶段,把基础教育看成是由私人举办的,为那些支付学费的人们提供服务的私人事业。第二阶段,把基础教育看成是由公共财政提供经费、为全体人民提供服务的公益事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全体民众,不管其支付能力如何,都应该接受教育。第三阶段,把中小学教育看成是没有性别、种族和智力方面歧视,没有财富等级差别的全体人民都能平等接受的为全体人民提供服务的一项权利和义务。  鉴于政府过问基础教育的态度与方式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入学费的相关政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义务教育制度尚未确立、基础教育水平落后的时期,政府无暇顾及基础教育,没有基础教育财

5、政一说。所谓入学费基本上就相当于教育经费,且其和构成十分单一。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特定时期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关。因为,这一时期教育被视为是少数人而且是有钱人的事,学费只不过是一种民众为满足自身的教育需求而自愿支付的教育经费。这种观念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各国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早期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这样一个时期,由民众自行承担教育费用。学费的承担者主要为民众和慈善团体等。  在美国,从17世纪、18世纪直至19世纪的早期,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私人或教会的事。公众免费入学的思想源于19世纪初,而其真正成为现实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基础教育早

6、在中世纪就已存在,但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一直到17世纪,英国的初等教育仍主要面向下层民众,初等教育机构的开办者和经费的提供者主要是教会,这种初等教育有着明显的慈善性。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加强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控制,建立公共初等教育制度的呼声才日益强烈。此后,英国国家过问基础教育的历史才真正掀开。至于日本的儿童,从11世纪至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之前,他们大都是在“寺子屋”里学习。“江户后期的寺子屋虽然是专门的经营性教育机构,但是在形式上不收学费,寺子向寺子屋交的是“束惰”、“谢仪”,向老师交谢礼。一直到19世纪中后期,入学费的多寡

7、以及由谁支付均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财政尚未确立之时,教育公平只是一种奢谈。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是近代各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立法最为踊跃和频繁的时期。政府逐渐取代私人和团体开始主动承担起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基础教育财政开始成形,其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也开始逐渐发挥。但这一时期的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本身一样是脆弱、不稳定以及不平衡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弟在学费问题上遭遇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有些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双轨制更是体现了这样一种不平等。双轨制是一种教育体系内部的分流制度。从入学费的角度来看则体现为,家境贫寒、

8、无力承担高额学费的学子只能进入政府所办的层次较低、水平不高的学校入读。这些学校经费有限,学习年限较短,大部分都属于初等层次,且向上攻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