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ID:9741077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7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_第1页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_第2页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_第3页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流行因子;防治技术;徐淮地区    由于徐州和淮安地处黄淮地区,小麦生长中后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小麦赤霉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该地区小麦的常发病害,现已成为生产中的重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得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赤霉病[Gibberellazeae(SchgraminearumSchw.),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小麦赤霉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

2、,其中以穗腐危害最大,穗腐发生在小麦扬花期,最初在颖壳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水渍状褐色斑,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通常,一个麦穗的少数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使病部呈现枯褐色。穗轴发病后,由于穗轴输导组织被破坏而影响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因而使上部其他小穗迅速枯死而不能结实,或形成干瘪粒。发病后期,在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分生孢子座或分生孢子)。在高湿条件下,粉红色霉层处产生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受害籽粒皱缩、体积变小,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3、发生规律  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一种流行性病害,多发生在穗期高温、多雨、气候潮湿的地区,每年小麦抽穗扬花期正值该地区高温多雨的4—5月,正适合玉蜀黍赤霉生长发育所需高温、高湿的条件[2]。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病菌越冬后在各种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孢子,在大麦、元麦和小麦混栽的地区,分生孢子也可成为初侵染源。各地形成数量和发育进度取决于气温和土壤湿度,高温、高湿有利于子囊壳的形成和发育成熟,尤其要求基质湿润。子囊壳成熟后遇水滴或相对湿度≥98%的条件即能释放子囊孢子,相对湿度≤95%不能释放。因此,在雨后,尤

4、其小雨后最有利于孢子的释放,孢子释放后借风雨传播,微风至2~3级风有利于传播,以作物层中孢子最多,因此小麦赤霉病的传播以本田或本地区为主。小麦赤霉病的病菌主要以败谢的花药为跳板,在其上短暂腐生立足,从而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花直接侵入内部。赤霉病菌最有利的侵入时期为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末期。乳熟期以后,除非遇上持续极为潮湿的天气,一般不会再侵入。病菌侵入后3~5d受侵小穗开始发病,菌丝体继续沿穗轴蔓延到上下相邻两小穗,潮湿多雨高温时病害扩展较快。发病后病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在多雨条件下可迅速传播,促进病害的扩展

5、蔓延。一旦满足高温、高湿的条件,病害便暴发。  3流行因子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与否及流行强度主要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及易感病生育期、适宜发病的暖湿气候条件与大量的菌源这3个因素及其吻合程度。一是品种的感病性及易感病生育期。目前生产上利用的多为感病或中抗品种,某些高抗品种(如望水白、苏麦3号等)因农艺性状或丰产性不佳而难以应用。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感病性差异很大,抽穗至扬花期是病菌侵染并引起发病的最适时期。研究发现,扬花期最敏感,抽穗期次之,乳熟期病菌侵染明显降低,糊熟期后病菌基本不能侵入。二是菌源量。足够的菌源

6、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稻桩等残体带菌率、空中子囊孢子与分生孢子浮游量及穗部孢子粘附量是反映菌源数量的标记,是具备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必要条件,能否流行还取决于气候条件。三是气候条件。温度和湿度是决定小麦赤霉病能否流行的重要因子。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是决定病害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小麦赤霉病发病的起始温度为15℃,随着温度的升高,病菌侵入的速度加快,潜育期缩短,发病加重。最适发病温度为25℃,徐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的温度均能满足发病要求,故温度并不成为病害发生或流行的限制因素,但气候明显的异常变化对加速或

7、延缓病情发展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小麦抽穗扬花期长期处于相对湿度≥85%以上、又遇3d或3d以上连续阴雨天气时,病害极有可能流行。4防治技术  4.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适期播种,开深沟排水,合理施肥,增施钾肥等栽培管理措施,都可以减轻田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一是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根本办法,但是由于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的影响,导致一些抗小麦赤霉病品系在徐淮地区的抗性效果并不显著。目前徐淮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是淮麦、烟麦、豫麦

8、系列小麦品种,而这些小麦品种在田间对赤霉病均表现为中抗(MR)以下水平。另外,要提高种植品种的纯度,使小麦扬花抽穗整齐,缩短病菌侵染危险期。二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避免播种过迟,适时早播,避开小麦赤霉病危害时期,可利用早熟或特早熟品种,使抽穗扬花期避过有利于赤霉病发病的气候条件,产生时间上的避病作用,也可以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另外,根据种植品种特性和田地肥力水平,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