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

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

ID:9748977

大小:3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07

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_第1页
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_第2页
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_第3页
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_第4页
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讲话  各位老师,大家好!  市教育局让我在今天的培训大会上说点什么,我很高兴,欣然应允,因为我非常愿意与大家交流。此时此刻面对大家,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从1982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30个年头,30年来,我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了教研组长的岗位。追忆似水年华,我由衷地感到做教师其乐无穷,幸福无比。30年的时光

2、在讲台流逝,30年里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这贡献是我消逝的青春里最华美的乐章。  30个年头里,我教了十几届毕业班,当了16年的班主任,参与培养出胡玲、潘伟明、金柳迪等高考省市状元,创下18班语文平均分124的佳绩……。尽管白发替代了青丝,但却收获了来自多方面的鲜花和掌声:89年调入哈三中,95年我被评为高级教师,98年被评为省首批骨干教师。99年底担任了教研组长,05年我被评为市第一批学科带头人。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09年被评为省模范教师。2011年被评为特级教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9月8日,我荣幸地受到市市长林铎、副市长张显友、市教育局长朱振德及我校六位校长等30余人到家

3、里的慰问。第二天《日报》这样报道——市长说:“感谢您为教育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他还说,“像三中这样的名校、李老师这样的名师今后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全市更多的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更多的老师提升业务素质,使教育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青春在燃烧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我成为道外区文科考入大学唯一的应届毕业生。1982年从哈师大毕业,我怀着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回到了我的母校——市第八中学。  初为人师的岁月里,激情始终在我心中燃烧。年轻人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我的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在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三年间,我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中。语文组老教师的课我全都听遍了,并拜

4、陈述铭、韩德绥二位名师为师。为了上好第二天的课,我经常是前一天晚上对着镜子下工夫试讲、猛练,不把教案讲稿背下来绝不罢休。勤奋的努力,使我在学校新教师公开课的比赛中,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了“教坛新秀”的称号。我多次做校、区、市的公开课,再获区“教坛新秀”。当时的市教研员牛纪昌、刘刚听课后对我的评价是“教学新苗”,刘刚老师还把他的女儿送到我的班级学习。我这株教坛新苗,在母校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在老教师思想和智慧之泉的滋润下透出了生命的新绿。86年我带的第一个毕业班,以重点大学升学率87%,语文平均分,列全市之首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好评。  舞台更广阔  1989年我被陈光敏校长选中,来到

5、了第三中学,开始了我教学生涯中最有意义的历程。在老教师高成庆、何洪涛、刘金库的带领下,我的视野开阔了,思路明朗了,我在专业发展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从1989年到1996年8年间的教改汇报课及大型赛课就都由我承担。做事追求完美的我囊括了区百花奖、市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省教学大赛乃至东三省联赛的一等奖。我担任省、市高级教师技术职称评委、担任省、市兼职教研员,担任省高考评卷顾问。省、市学科骨干教师,省、市科研骨干教师。  一个完整轮回的教书育人实践,使我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明显增强。为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我在教学中注重双基训练,不断探索新路。在保持工作的激情的同时,我又多了些理

6、性的思考。“语文教师应当是学者、思想者”,在随后所教的班级里,我有意识地进行了不同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先进行古文阅读改革初探,后又跟随全国著名语文教师杨初春,进行快速作文教学尝试,并在《省教育学院学报》发表文章。后又进行单元教学法探路,快速作文法尝试,语文学习驱动因素的培养研究,快乐学习,有效学习方法探究等。我常想,讲台上我们教师的青春变成了学生成长的阶梯,变成了学生对我们的尊敬,变成了家长的信任,变成了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材,也变成了弥足珍贵的教学体验。在收获快乐幸福的同时,也要成为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终生的影响、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就必须不断追求,自我塑造,加强修养,努力使自己做一名

7、德行深厚,业务精良的教师。  管理班级,我率先在学校实行量化管理的尝试,被当时政教处徐晓主任称为“先走了一步”。我经常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受到家长好评。教加强班,我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一名学生制定出坐标曲线,以动态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教重点班,我采用归因理论指导学生创新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付出总有回报,在班级教师组的辛勤努力下,学生们不负师长的期望,个个以优异的成绩升入理想的大学。一次次为三中书写着辉煌。9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