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

ID:9752747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7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_第1页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_第2页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_第3页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_第4页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关键词:规范宪法学/规范法学/法教义学/规范/价值内容提要:在解说性的传统方法仍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我国宪法学界,方法多元化的现象也已次第呈现,“规范宪法学”(TheoryofNormativeConstitution)或可视为其中一端。它不是完全突兀的个人构想,而是秉承了“规范(性)法学”(TheoryofLegalNorm)的深厚传统以及有关“规范宪法”学说的理想;它主张适度地接近规范主义,但又不至于完全退到法律实证主义的立场;它以宪法解释学为核心的方法定位,但又涵盖更多的方法论上的视角和手段

2、;它以三种的姿态力图“围绕规范形成思想”,但又不断躬身自问“围绕”什么样的“规范”这一超“法教义学”的终极问题。一、问题状况的起点任何学科的发展轨迹均显示:方法确定个性,或者说方法形成了学问的特质。这一粗陋的结论对于宪法学的情形同样成立,乃至一个成熟的宪法学流派无不以独特的方法论之存在为其标志。我国宪法学所采用的方法,决定了我国宪法学在当下的性格与风貌。曾几何时,我国宪法学虽然也存在多样化的一些迹象,现实中亦不乏一些学理上的宪法解释或释义,但从严格意义上说,仍多为“宪法解说”而非“宪法解释”,多为“宪法注解”而非“宪法AB=历史方法(纵

3、向)CD、EF=比较方法(横向)O=分析宪法(规范之内)CEB=解释方法(规范之下)ODF注:图示中各线相交于一点O,形象地表示出这一事实:一切宪法方法始于宪法规范,围绕着规范(包括理念、原则和制度)展开论证。B(下)从这个图式中可以看出,郑教授似乎亦认同了以规范为轴心的多元方法观,这自然相当于笔者所主张的“围绕规范”,当然,无庸讳言的是,在这个将多元性的宪法方法多少有点被机械化的图式中,也存在了一些可能将引起再度商榷的要点,如其所定位的各种方法以规范为中心的几何分解和对称设想,便略有牵强之嫌,尤其将分析方法立于规范之内、而将解释方法立

4、于规范之下且将适用者主要限于法官的划分,还可能淡化了这一最能彰显宪法学学术个性的方法。笔者亦赞同强调宪法解释学中的司法主体的重要性,然而为此而忽视宪法解释主体的多元性,割裂有权解释与学理解释之间的互动,则顾此失彼。毕竟,方法的区别源于方法之特性取向的不同,而非运用者的不同,且前者的不同并不必然带来不同的运用群体。加达默尔曾言:“法律的意义只有在所有这些应用中才能成为具体的”。[18],此中的“应用”概念并不囿于实践中的直接运用,尚包括有助于理解本身的学理界说。难怪乎,德沃金一针见血地指出:“任何法官意见本身就是法哲学的一个片段,……法理

5、学是审判的一般部分,是任何法律判决的无声序言。”[19]由此,规范宪法学与宪法解释学之间的划界实无必要,法律解释学本身就是一个规范学科。[20]刘茂林教授将宪法学的理论体系划分为二元素三层面的结构,即宪法的社会哲学理论、宪法解释理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就认同对规范宪法学的研究属于宪法的解释理论问题。[21]而按照日本著名宪法学家小林直树教授的整理,作为部门法学的宪法学之结构可图示如下:A.理论宪法学a.一般宪法学、宪法原理论b.宪法史、宪法学说史、宪法思想史c.比较宪法学(含比较宪法史)d.宪法社会学(宪法的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研究)

6、B.实用宪法学a.宪法解释学b.宪法政策学(含实践意义的宪法理论)[22]在此“二元多支”体系中,A部分的理论宪法学所拥有的领域,较可能与其他社会学科形成相邻乃至交叉的关系;B部分的实用宪法学领域中,宪法政策学由于主要涉及宪法制定、修改等立法政策的研究,亦较易为法理学、法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所竞合,然而,宪法解释学则是其他学科所鞭长莫及的领域。对处于整个研究对象之核心位置的宪法规范所进行的解释或保持价值开放性、而又通过规范追寻价值共识作为规范宪法学的哲学立场,属于根本方法之层面;[34]而第一层含义中所强调的彰显宪法学学术特色的宪法解

7、释学,乃是基本方法层面,这两个层面共同体现了规范宪法学的精神所在。此外,在具体方法上,规范宪法学则不拘一格,只要“带着(规范的)镣铐跳舞”足矣。这也与价值开放性的基调构成对应。基于此三层结构的认识模式,前引的郑贤君教授的“宪法学各种方法的立体三棱图”中的各项法学方法均可在围绕规范的宗旨下纳入规范宪法学的体系之中。规范宪法学在理论上首先确认权利规范在整个宪法规范中的价值核心地位,其次进而追求宪法规范向“规范宪法”的升华。[35]这一过程中,规范宪法学保持着方法论上的开放性,在宪法解释学这一特定方法的基础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式

8、地选取具体方法,以寻觅价值进入规范的适当时机与途径。这一“度”何在,尚不存在完结的定论,将一直是畅饮前沿理论而乐此不疲的一个纵深课业。拓深途中,规范宪法学不是一种单纯的方法论,而是一种拥有了一定理论内涵的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