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悲剧

论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悲剧

ID:9761164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8

论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悲剧_第1页
论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悲剧_第2页
论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悲剧_第3页
论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悲剧_第4页
论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悲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悲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悲剧内容摘要:《妻妾成群》是苏童“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新女性颂莲遭受的婚姻悲剧故事。与“五四”时期大多数青年相反,颂莲自愿走入一个旧式家庭,自觉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她谙熟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甚至以“床上的机敏”博取陈佐千的欢心,然而,她孤傲清高的品性并不能使自己真正融入身边的环境,在经历过同性相煎、人性扭曲的拼斗厮杀,终于疯掉了。作者通过对颂莲这一人物细致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在腐朽的封建婚姻制度的摧残下人性心理的病态畸变,特定的时代背景决定了颂莲的悲剧

2、命运。本文试着对颂莲这一人物的悲剧性加以分析。关键词:现实清高病态扭曲在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他是这样评价苏童的:“苏童的小说,大多取材‘历史’。对于‘意象’的经营极为关注,尤其擅长女性人物的细腻心灵的表现。在有关旧式中国家族的叙事中,流露着哀伤,衰败的情调和气息”。①苏童是一位擅长刻划女性形象的作家,在他看来,也许“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他笔下的女性优雅明净,任性而薄命,浑身散发着感伤的诗意。②颂莲是苏童笔下极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她既孤傲清高,又冷酷现实。作为一个女学生,颂莲自愿走

3、入充满无尽阴晦的深庭大院,在无休止的争斗中,她不甘寂寞却又无能为力。在那样一个封闭压抑的环境里,贪婪、争宠、压轧、堕落渗透在每一个角落,随着身不由己的挣扎与沉陷,终于无法自拔,只能走向灭顶绝望后的疯狂。颂莲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又是自身性格的悲剧。一、选择的悲剧苏童说:“我选择了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的题材,一个封建家庭里的姨太太们的悲剧故事。这个故事的成果也许得益于从《红楼梦》、《金瓶梅》至《家》、《春》、《秋》的文学营养。”③小说中的颂莲只是旧式女子的一个缩影,和其他中国传统女性人物

4、形象一样,自身深深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浸淫,潜意识里带有没落罪恶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导致其悲剧命运的根源。颂莲上了一年大学,因为父亲破产中断学业,父亲自杀带给她的不是懦弱和恐惧而是绝望——“她必须自己负责自己了”7。在父亲死去的水池里,她一遍遍用凉水梳洗头发让自己冷静地预想以后的生活,深思熟虑后,在继母为她指出的做工和嫁人两条路中,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嫁人,并且明确表示要去有钱人家做小,认为名份不是她要考虑的。之前,颂莲的父亲经营茶厂供她上学,由此可以想到她一直生活在比较优裕的环境中。做为一个五四时期的女性

5、,颂莲没有试图通过做工或是别的方式把握自身的命运,却是极现实地要嫁给有钱人做小,想通过这样的途径继续衣食无忧或者是富足的生活作为自己生存的保证。通过这一点,从根本上说,颂莲并没有因为接触过新思想而摒除去旧女性的思维意识——依附性——不论在什么时代,这都是女性悲剧的根源。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思想使女性长期处于一种受压迫、受奴役的附属地位,身上压抑的枷锁越来越沉重,女性甚至成为男性赏玩的“物品”和生产的“工具”,被异化为非人,成了有价的物。而男人凭借其对金钱的占有,轻而易举地成为女性的主人。正如

6、小说中所说的“有钱人有了钱还要女人,要也要不够。”五四时期,新思潮冲击着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却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现实状况——女性没有经济地位,只是男人的从属,要依附于男人才能保证自己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选择做工,对颂莲来说,只是一条艰辛困苦前途黯淡的道路,于是,颂莲现实地列出自身的条件:商人门第、接受过高等教育、美貌,并以此做为资本自觉自愿地走进旧式家庭。只是,颂莲不曾想到,富足的生活里同样有她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也不可逾越的界限,她的选择注定了日后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痛苦。二、性格的悲剧颂莲是一个

7、受过“五四”新风沐浴的女性,她敏感、多思,有着知识女性的孤傲与清高。在陈家大院中,她一方面自愿失掉独立的人格,埋没个性,一方面又想得到与其他妻妾不同的尊重,时时显示着自己知识女性的孤傲与清高,这使得她与沉重、压抑、封建的陈家显得格格不入,注定是陈家一朵孤独的“凋莲”。“傍晚时分……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白衣黑裙”,“留着齐耳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缎带箍住,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显得有点苍白”“擦汗不是用手帕而是用衣袖”,这是对颂莲出场时的描写,通过下人的视线

8、,这个甘心做旧式家庭姨太太的女大学生出现在陈府显得那样突兀,与陈府格格不入。这种不协调是受到陈府排斥的,并由此引发了颂莲与陈府上下的种种冲突争斗,这也是作者为颂莲悲剧命运埋下的伏笔。颂莲向命运做出妥协却无法改变自己学生气质的清高,重阳节的清晨,颂莲独自在凉风里赏菊,她只穿了毛背心,抱了双肩边走边看。菊花开得五颜六色,然而只属于秋天。清高如同菊花,显出颂莲的优雅,更显出她在陈府的孤独落寞。在陈府妻妾争风吃醋尔虞我诈的旋涡中,颂莲清楚地意识到惹恼陈佐千是她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