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比较

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比较

ID:9768333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8

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比较_第1页
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比较_第2页
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比较_第3页
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比较_第4页
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比较长沙航天工业学校刘珊三内容摘要:在表现人的苦难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上,余华是当代文坛上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鲁迅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本文从展示苦难,正视苦难,追溯苦难和拯救苦难四个方面对两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余华是如何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并作出当代诠释的。关键词:余华,鲁迅,苦难,继承,发扬鲁迅是现代最具敏锐观察力和思辨色彩的作家,他的存在对其生活和阐释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我们一直期盼着当代能有一位真正用灵魂去思考的作家出场时,余华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鲁迅久远的震撼,从这一点上,余华是具有开拓性和超越性的。在对待人的苦难这一永恒的话题时,鲁迅和余华将

2、普通人的生存苦难展示出来,传达他们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无助,以引起社会疗救者的注意,替苦难中的受难者呐喊。余华对鲁迅有继承也有发扬,下面将从展示苦难,正视苦难,追溯苦难和拯救苦难四方面作具体探讨。一、展示苦难   (一)生存困境在鲁迅与余华小说中无情的疾病和极端的生活方式永远都是人类苦难的基本表现。疾病已被赋予了深刻的内蕴和批判意义。在《药》中,鲁迅痛斥了民众的愚昧以及对革命先驱者牺牲的麻木与冷酷,为了生存,人家要阿Q做什么就做什么。余华小说中则展示了疾病折磨着贫苦的底层百姓们。80年代中期作为先锋小说代表崛起于文坛的余华暴力、血腥、杀戮这些典型内容共同体现了“苦难”。90年代转型

3、后《活着》中的福贵,依然是一种苦难的象征,他的苦难让人悲及骨髓。在他活着的艰难历程中,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文中陆续死了12人)。《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一家要靠喝稀粥过日子,还规定躺在床上不能动,因为一动,喝下去的稀粥就会“早他妈的消化干净了。”[注]就连鲁迅的朋友内山完造也曾说:“人在世上喝一碗稀粥,还得非计较它的稀稠不可,恐怕世上也只有中国人了。我觉得中国人过着这种彻头彻尾的实际生活实在太惨了。”[注1]这也让我想到冯玉青卖淫被抓时平静地对警察说:“你们身上的衣服,枪都是国家发的,你们只要管好国家的事就行了。我身上的东西是自己长出来的,不是国家发的,我爱陪谁睡觉是我的

4、事,你们不用管我。”看到这段时我想笑,却被一股巨大的悲哀罩着笑不出来。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不得不靠这样一种方式来维持生计,忍受着身心的双重屈辱,忍受着所谓“人民公仆”的警察带有偷窥欲的盘查甚至意淫,衣食无忧的人们还有资格嘲笑她吗?(二)精神困境1、孤独与弃绝鲁迅《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社会的孤独者,政治上的苦闷和生活的疾苦将他推向孤独,连“我”也认为他是“太自寻烦恼”,进而“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注2]。余华《活着》中如果说福贵前半生的寻求与失落,我们还能为他自身寻求原因,怪其“不争”的话,后半生“平民”福贵的形象却让人体会到了更多的挣扎与失落。一个从“二流子”变为

5、爱家、爱老婆、爱孩子的”好男人”尽管只希望苦苦经营一个完整的家,可最终所得到的依旧是妻离子亡的结局,这样的结局其实比起余华早期先锋小说里通过血淋淋场面的刻画所表现的悲凉更加浓烈,也更加牵动人的心弦。一个总体的感觉,小说正逐步将福贵,也将读者推入更深的孤独处境里。失妻丧子的福贵,将希望寄托在女儿凤霞身上,好景渐现,凤霞嫁了好人了,凤霞要生子了。可好景也不常在,凤霞生了孩子又死了,孤独的福贵只好又将对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孙儿身上,可结局依然是失落。女婿二喜走了,孙儿苦根走了,但他还活着,坚强地活着。虽然他不言孤独,但却真正地需要个伴。最终富贵买了与他一样垂暮的牛,起名“福贵”,于是在他

6、的吆喝声中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都“回来”了。结局的那一幕仿佛是中国悲剧传统的“大团圆”,只是这个“大团圆”没有喜气、没有欣悦,只有充满着孤独的凄清。其本质是他对人生孤独的深切感悟,,孤独已成为他血脉里流淌的资质和禀赋。可见余华已将这孤独发展为弃绝——一种被抛弃被孤立的孤独,是一种生存的弃绝之境。2、荒诞与无常萨特提出“自在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又是混混沌沌的,一片虚无的,没有目的,没有原因,没有秩序,没有理性的,荒诞的偶然的存在。”[注3]不同时期,荒诞世界和无常命运都存在着,人也必将面对它们带来的苦难。在余华冷静客观的笔触下,荒诞与无常已不再如鲁迅般晦涩,营造出

7、一种真实的苦难感。人类不断寻求摆脱苦难,而苦难又如影随形般纠缠着人类,这就构筑了某种荒诞:这个世界看似有意义,看似按照正义、秩序和理性组织起来,可实际上,人在这个由人赋予意义的世界里并不可能与这个世界和谐一致,而是有可能处在苦难之中,处在进退两难的困境中。人无法与这困境正面对峙,又无法对这世界的秩序发出金刚怒目的质疑,而且,还要活出某种乐趣来,所以余华这种忍痛作趣的黑色幽默变成了绝好的精神药方和生活常态。3、绝望与虚无鲁迅作品中处处充满着绝望,但又与希望同在,正所谓“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