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

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

ID:9774941

大小:6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8

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_第1页
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_第2页
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_第3页
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_第4页
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  摘要:西方文论把联想轴上的联想义叠加在语序轴上的衍义将延伸和拓展文本本意,产生整体的、象征的、符合的、多义的联想,这使我们对词这种“便于抒发微妙灵动情感的文学体式”的理解更加丰富、更加深入,西方文论视野的审美解读较为准确解释作者、读者所有对该词的困惑,同时发现当代旧体词已进入现代艺术的王宫。  关键词:江上耍云人;西方文论;语序轴;联想轴;审美    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教授在《词体复活的“标本”——说蔡世平的词》中说:“最近读到《蔡世平词选》,不觉眼前一亮,蔡世平的词,不是仿古、复古,而是让古体新生、复活。这个词

2、体复活样本的基本特点是:遵古律,用今语,写时事,抒我心。”  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指出:“有些词的题目过于虚泛模糊,不便于读者准确了解把握词中的情感指向、情感内涵。”  王兆鹏教授所说的词选中过于虚泛模糊的词题中最突出的就是《生查子·江上耍云人》,因为这是目前引起猜议和评论最多的一篇。  这个词题暗示了当代词与传统词区别,在西方文论的关照下将会发现这个标题清晰确切,而且与文本的语言、精神质地浑然天成。  蔡世平正是以该作品反映的人类共同的精神困惑和超越而获得读者和专家的认可的。下面从西方文论的角度来分析该词作的词题和其内容丰富的精神性。  西方阐

3、释学认为文本有多种解释的可能。第一是词人的本意。第二是读者从作品中获得的衍义,也就是读者联想到的意思。它可以有着多重衍义的推想。多重衍义来源于“文本”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文本有两条轴线组成:一条是语序轴——语法结构的次序(横向);另一条是联想轴——文本所引起的读者的联想(纵向)。这种延伸与拓展使得文本有了整体的、象征的、符合的、多义的性质,对词的理解更加丰富深入。  《生查子,江上耍云人》  江上是谁人?捉着闲云耍。一会捏花猪,一会成白马。  云在水中流,流到江湾下,化作梦边梅,饰你西窗画。  词人开篇劈头盖脑的一声天问,本意可能是为情所困,

4、忍无可忍,责问一位风情惹人心动的美人:怎么如此让我心驰神往?我到底被你当作一个花心贼,还是你的白马王子?你一时热情似火,一时又冷若冰霜,我多情善感的心怎经得起这样的磨折?江上美人,在水一方,遥不回应。  奈何这春江云端,人在天涯?那就让我受伤的心回归故里,把我的向往和美好的思恋化做梦边的梅香,点缀在你的窗前。  从文本中获得的衍义是词作最迷人之处。西方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认为,任何读者诠释一首诗都是读者个体所特有的,都带有自己的创造性,而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的本意根本得不到。每个人的理解都是读者个体的感受和解释,有多种可能性。  作者开篇劈头盖

5、脑的一声天问,也许不是问情,而是问:为什么世事无常?全文没有一个感情的字样,不费一字,感发的力量首先是从语序轴上带出来的:在由“捉、耍、捏、成”拍摄的动感画面中,白马怎么瞬间就变了花猪?白马、花猪是很现代的词语,找不到联想的典故,它不是一个被建立起来的象喻作用。但是西方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有“显微结构”,有符示的作用,白马、花猪虽然没有形成一个传统文化的语码,但是这一连串抽象符号的微妙品质表现了一种具体的作用。江上、闲云、耍、成、白马都是美好的元素,在捏、水、流等外力因子的冲击下而化为花猪、流逝梦边,其短促的句式和色彩的对比以及性质的相反,深刻象喻

6、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意境,寄托了丰富的寓意。谁操纵人生、人类、宇宙的命运?  接着“江上、闲云、人、花猪、白马”的意识流又从联想轴上爆发出:这样的遥远、这样的短暂、这样的无常、这样的天上人间,真是太可怕、太痛苦,如此变幻莫测,如何把握啊,天!  每个人理解的意旨与每个读者的“个人视野”和“历史视野”有关。这就是阅读无与伦比的魅力,词微妙的情感抒发把这种阅读的魅力展示到极致!“个人视野”包括文化背景、社会经验、身世经历、直觉感受等,“历史视野”是对作者创作时所处环境的理解。  阅读视野决定着阅读感受。共鸣的阅读感受穿越时空隧道抵达读者内心

7、柔软的沙滩,在性灵的抚摩中焕发出奇异玄妙的光彩,滋养着人类的精神家园。白马、花猪变来变去,原都是古今爱欲不能满足的人生常态。世事无常,盛衰荣辱,春光之明媚,夏花之绚丽都是转眼就变的啊,喻无尽与有限,一切生灭象征着永恒,何不超越这尘世的烦恼,且化梦边一梅,点缀你的生命,达观之。  词人的高妙就在于既没有就此煞笔,也没有写出如何达观。而是得“泪眼问花花不语”的“层深”之妙,用一句“饰你西窗画”收边,进一步开启读者的联想:什么画呢?不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而是空镜头。是李后主式的“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无语怅然,还是晏殊式的“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抑郁淡然?  佛说“不可说”。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查子·江上耍云人》的境界与两位词坛盟主有异曲同工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