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指导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

ID:9791866

大小:50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5-09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_第1页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_第2页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_第3页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_第4页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地质实习指导2011.8第一章实习指导大纲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通过野外典型地质现象、地貌景观、自然资源等的观察考察、参观、识别、描述、分析,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室内所学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理解。2.初步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思维方法、分析方法和工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3.初步掌握从野外收集资料、室内整理到编写实习报告的方法。4.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5.通过野外实习,开阔学生眼界、激发专业兴趣,树立为地理事业献身的思想。二、实习内容和要

2、求实习在我校的秦皇岛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区包括秦皇岛一山海关一带的海滨地区和石门寨地区。根据实习区的教学条件与时间要求,实习的主要内容有:1.实习区地质地貌概述。2.流水作用与沟谷、河谷各段的地质作用。3.潮汐及波浪作用与滨海地貌景观。4.河口地区的地质作用与土地的使用5.沉积岩的发育特征(包括岩石、古生物、环境、厚度和接触关系)6.浅成侵入岩及其岩墙、岩脉等特征与关系的观察。7.岩溶地质作用与表现特征。8.断裂、褶皱的构造特征与所形成的地貌景观。9.实习还要初步掌握以下野外基本工作方法:(1)地形图的使用与观

3、察点的标定。(2)罗盘的使用(测量产状要素与确定方位)。(3)野外地质记录的内容、格式、要求。(4)采集标本的方法。(5)编写实习报告。三、野外现场教学过程要求野外现场教学不受室内小环境、语言、图形、图片等的限制,要充分利用野外实地大空间,具体直观的特点,由室内教师书本讲解,学生提问、课下答疑转变为室外师生共同重复观察,不同现象的相互联系,各叙己见,教师系统归纳总结,学生科学记录的过程,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野外工作的技能和技巧,并且得到专业思维能力的训练。具体要求及步骤如下:1.学生感性观察:

4、对学生进行宏观思维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感性观察方法。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现象性观察:启发学生深入观察,使学生学会深入观察基本技能。3.学生理性观察:包括近观或微观的方法和系统与逻辑方法,进行定量证据收集和标本采集。4.教师指导证据性观察:对学生进行推理训练,使学生了解时空上逻辑关系,熟练运用历史比较法。6.教师详细口授,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7.学生现场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四、实习进程及要求1.动员准备阶段包括实习动员、实习区概况介绍、实习目的、内容、安排与要求,以及实习成绩评定的方法和指标,从思想、组织和

5、物质上做好准备。2.教学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考察。由浅入深,由点到线至面逐步掌握实习内容。3.室内资料整理与休整室内资料整理与休整可与教学穿插进行,做到劳逸结合,调节学生的身体,有利于按期完成教学任务。4.实习报告的编写由教师讲述资料整理目的和要求、图件格式、报告提纲。学生用2/3时间完成图件的编绘及报告初稿,经教师审阅图件、批改报告初稿,由学生1/3时间修改,清抄和装订。第二章实习区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秦皇岛石门寨地质教学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以北二十八公里处,位于燕山山脉东端、南临华

6、北平原和渤海湾,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管辖(图1)。区内外交通方便,大秦、京哈等铁路在秦皇岛设有国家三级站,实习区与市区有公路、地方铁路相通。秦皇岛市是我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素有“不冻港”、“玻璃城”、“夏都”美誉。此外,全国几十所地质院校每年暑期汇集在这里进行基础教学实习,广大师生活跃在长城脚下,渤海之滨,也给这里的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从实习区乘车经市区可到北戴河海滨、山海关和昌黎县黄金海岸等旅游胜地。实习区坐落于柳江盆地,柳江盆地的得名地点—柳江村位于石门寨西南4km处。盆地南北长

7、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地貌形态为一南北向延伸、中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区。盆地北、东、西三面由新太古界绥中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盆地内部为新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构成的低洼丘陵和平原。从地质构造角度看,盆地是一个西翼陡、东翼缓的比较宽缓的向斜构造,故又称为“柳江向斜”。(图2)大石河是纵贯盆地的主要水系,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流入渤海。盆地内最高点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为70m左右。盆地中西部的火

8、山岩分布区为高山坡陡地形,海拔多在200m-300m,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一般为160-300m。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几乎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流地貌发育。由于第三纪以来气候湿热,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形成喀斯特地貌,在本区形成了石芽、象鼻山、落水洞、溶洞等地貌景观。内力地质作用也对本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由于新构造运动,本区形成了多级河流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